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78秒
所有结果6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Thaddaeus Ropac 画廊参展2025 Frieze Seoul
相关描述:​  Thaddaeus Ropac 画廊宣布参展2025年弗里兹首尔艺博会(Frieze Seoul),将于C5展位呈现共二十位重要当代艺术家的精彩佳作。同时,Thaddaeus Ropac首尔画廊联袂白立方,将带来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双馆个展“密不可...
“界∞”艺术展暨沙龙对话“艺术的身份”在启皓中心开展
相关描述:北京启皓文化基金会主办的“界∞”艺术展近日在启皓中心·中庭正式开展。展览汇集了向京、赵玉中、朱离子格三位不同代际的艺术家的作品,她们通过雕塑、装置、绘画等多种形式,探讨艺术创作的边界问题。策展人廖雯在前言中写道:“这个展览命名为‘界’,是因为从艺术家的所属年代、教育背景到表现手法,都跨越了...
从表演性到身体政治:艺术家王嘉烨的隐喻神话与仪式
相关描述:在《 Bodies That Matter》中,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强调性别理论必须回归到身体本身这 —最为物质性的维度,延续了她在《性别麻烦》中提出的“表演性(performativity) ”概念,揭示了  性别规范如何在反复引证与规训中被构建。身体不仅是性别的...
年鉴2024——上海美术学院首饰金工工作室师生年度作品展顺利开幕
相关描述:年鉴2024——上海美术学院首饰金工工作室师生年度作品展海报1月4日下午2时,年鉴2024——上海美术学院首饰金工工作室师生年度作品展于徐汇区熔艺术中心顺利开幕。上海美术学院首饰金工工作室主任许嘉樱女士主持开幕式开幕式现场(外部)上海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陈静女士,执行院长金江波先生,党委副书记...
苏州金鸡湖美术馆“生生之道”展出姜丹丹作品
相关描述:2024年10月20日,来自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姜丹丹女士与来自复旦大学教授、法籍友人魏明德先生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举办双个展,展览展出近几年间的绘画、手稿作品四十余件,两位艺术家均运用其专业的哲学素养介入当代艺术创作,他们的艺术视野取自中法文化,艺术之路的选择融汇东、西、古、今,将为我们开...
论文 《展望的原发性艺术研究》
相关描述:艺术家展望从1990年开始被大众熟知,一直致力于艺术实践,很多作品受到学术界的推崇。然而对展望的研究集中于单薄的个人展览或艺术作品的阐释,个案研究甚少且跟随得不够及时。本文以当代艺术家展望为主体,选择从1990年到2022年为研究时间段,其中涉及展望32年来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以其艺...
雅昌现场 | 第10届欧亚调解双年展特别项目“共情是硬道理”启幕
相关描述:  2023年10月 29日下午6时,第10届欧亚调解双年展(10th Mediations Biennale)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菲斯哈内艺术中心(Artistanbul Feshane)拉开帷幕。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文化局(IMM)和波兰华沙的亚当·密茨凯维奇学院(Adam Mic...
跨界学术研讨会八位著名学者于锦都艺术“光影之灵-雷双近作展”发言
相关描述:  陈冠中著名文化学者、作家  谢谢荣剑老师,在今天之前,我其实没有亲自看到过雷双艺术家的画作,我是在网上,读到一些文章,也在网上看到她的画作的影像。我当时的感觉,已经是一种强烈有后劲的感觉,我会解释什么叫“感觉”。但先说我怎么会今天会出现在这里呢?首先是因为我跟雷双弟弟雷颐是好朋友,所以...
陈冠中评雷双的绘画
相关描述:▲艺术家雷双女士和陈冠中先生交谈著名文化学者、作家陈冠中先生在《光影之灵--雷双近作展》跨界研讨会上发言  陈冠中评雷双的绘画  谢谢荣剑老师,在今天之前,我其实没有亲自看到过雷双艺术家的画作,我是在网上,读到一些文章,也在网上看到她的画作的影像。  我当时的感觉,已经是一种强烈有后劲的感...
现场 | 大道不孤——2023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长风万里·王厚祥书法作品展 80余件作品尽显深厚功力
相关描述:书法这门艺术,继承是第一位的。——王厚祥开幕式现场5月20日,“大道不孤——2023年度中国国家画院中青年艺术家邀请展:长风万里·王厚祥书法作品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开幕式现场部分嘉宾合影王厚祥是一位活跃在当今书坛、取得瞩目成就的书法家,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此次展览共展出80余...
新书推荐 | “通人书法”研究的开山之作: 《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出版
相关描述:沈曾植为清晚期学术通人,其书学理论、书法造诣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2022年为沈氏逝世100周年,王谦著《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通人书法”和“寐草”是此书的两个关键词,作品主要创新也由...
“还有可能吗?”成为热门打卡地后,是谁在参与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4月1日-7日,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深圳五城同期展出了一件艺术作品——在当地中心商业区的户外数字展示屏上,公开投放了“还有可能吗?”这几个大字。在每次15秒的展示时间里,屏幕上没有任何广告植入与图注解释,如此直白又充满悬念的艺术表达,吸引众多路人围观打卡。这就是当代艺术家李佳锜2021...
【雅昌专稿】李虎谈油罐艺术中心:设计“油罐”如同规划城市一样
相关描述:油罐艺术中心开幕 摄影:吴清山3月21日,徐汇滨江沿岸新建一处文化地标: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三场展览——teamLab上海首展“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艺术群展“建立中”以及阿根廷艺术家阿德里安·比亚尔·罗哈斯的个展“有时候你会想,在一个相互连接的宇宙中,谁在梦到谁?”同期开幕。3月23日起,...
【雅昌专稿】郑达:多线并行,推动武汉美术馆十年成长
相关描述:在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武汉美术馆也迎来了新馆开馆十周年。时光荏苒,转眼而过,十年一路走来,武汉美术馆始终依循“艺术美丽一个城市”的办馆宗旨,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到今天。十年来,武汉美术馆围绕着展览、学术、公共教育、收藏、研究陈列等六大方面积极有序开展美术馆各项工作,逐步形成了“水墨文章...
王远:艺术家不读书哪来“观念”?
相关描述:  八月的“上海书展”异常火爆,笔者去了两次,人潮确实汹涌。似乎这个城市开始崇尚读书,想起如今糟糕的文化现状,又有了点精神。情愿相信去书展的人都热爱读书,也不愿意认为是宣传造成的后果,即便是的话——一些被鼓动去的人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喜爱阅读。我们学艺术的,起初又何尝不是如此?   去书展想...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组合拳”能否创奇效?
相关描述: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即将拉开帷幕,主题选为“艺术万岁”,作为艺术界嘉年华的盛会,不可避免地掀起一番讨论。中国馆策展人由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将主题定为“不息”,参展艺术家分别为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比较突出的一点则是策展人分别选取了两位当代艺术家和两位非...
艺术写作 少几顶洋帽子
相关描述:  有两种艺术写作模式在当前的中国颇为流行,成为一些理论家和批评家乐此不疲的套路,也让很多年轻学子争相效仿。   第一种是浓浓的翻译腔,煞有介事而又佶屈聱牙。这类写作的根源来自大量夹生饭式翻译的影响。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硬伤,不少翻译人对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和句式干脆采取直译的方法,掩盖功底...
邢千里:艺术写作,少几顶洋帽子
相关描述:  有两种艺术写作模式在当前的中国颇为流行,成为一些理论家和批评家乐此不疲的套路,也让很多年轻学子争相效仿。   第一种是浓浓的翻译腔,煞有介事而又佶屈聱牙。这类写作的根源来自大量夹生饭式翻译的影响。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硬伤,不少翻译人对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和句式干脆采取直译的方法,掩盖功底...
艺术写作, 少几顶洋帽子
相关描述:  有两种艺术写作模式在当前的中国颇为流行,成为一些理论家和批评家乐此不疲的套路,也让很多年轻学子争相效仿。   第一种是浓浓的翻译腔,煞有介事而又佶屈聱牙。这类写作的根源来自大量夹生饭式翻译的影响。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硬伤,不少翻译人对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和句式干脆采取直译的方法,掩盖功底...
艺术写作,少几顶洋帽子
相关描述:  有两种艺术写作模式在当前的中国颇为流行,成为一些理论家和批评家乐此不疲的套路,也让很多年轻学子争相效仿。   第一种是浓浓的翻译腔,煞有介事而又佶屈聱牙。这类写作的根源来自大量夹生饭式翻译的影响。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硬伤,不少翻译人对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和句式干脆采取直译的方法,掩盖功底...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