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4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稿|上海博物馆70年:汇流入海的馆藏 砥砺前行的文博人
相关描述:没有哪个文博爱好者,会对上海博物馆感到陌生。这座成立于1952年的博物馆,直到今年的2022年,已经走过了整整70年历程。从战火纷飞到国泰民安,从百废待兴到歌舞升平,70年峥嵘路程,几经迁址的上博汇聚了几代文博人的心血;70年漫漫征途,馆藏汇流入海,在展览国际交流中尽显东方光辉。上海博物馆...
观点|侯样祥:唐至清“秘色瓷”文献研究
相关描述:(本文首发于《艺术评论》杂志2022年第10期 总第227期;作者:侯样祥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于雅昌侯样祥雅昌专栏)【内容提要】本文中“秘色”,指唐、五代、北宋初的越窑“秘色瓷”。在我国古代陶瓷文化史上,“秘色”研究可谓是现象级的选题。究其原因至...
雅昌快讯&图集|法门寺地宫文物首次大规模亮相广东 东莞博物馆518展大唐宝藏
相关描述:2022年5月18日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eums),旨在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作为文化中枢,博物馆肩负着向社会公众保护和传播历史文化的重要职责。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
北宋越窑“顶级”窑址被发现
相关描述:  新华社杭州2018年5月10日电(记者冯源)一件刻有“太平戊寅”的青瓷残片,见证了千年之前当地瓷业的繁华;而另一件刻有“秘色”字样的匣钵,更是见证了秘色瓷这一赫赫有名的古代青瓷的原产地。浙江省的考古工作者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发现了北宋越窑的“顶级”窑址。   青瓷是...
司岙窑址首次出土“秘色”字样
相关描述:  继2016年上林湖后司岙窑址获得全国十大发现后,2017年文物部门又对该窑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在一件瓷质匣钵上发现了“罗湖师秘色木宛”六个字, “秘色木宛”三个字与法门寺地宫衣物帐上的文字完全相同。这不仅是在窑址上首次发现 “秘色”字样,同样也再次证明瓷质匣钵就是烧造秘色瓷的重要窑具,秘...
越窑器圈足的时代信息
相关描述:   中国古陶瓷器的底足,随着时代的变化,窑口互相借鉴传承,陶瓷器圈足形状也有相应变化。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足有玉璧底、圈足底、卧足底、外卷八字足等,折射出圈足发展变化的历史,且越窑瓷器圈足的变化,在中国陶瓷器底足变化发展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图1为唐代越窑青黄釉玉璧...
隋唐时期的窑口
相关描述: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
陶成如何贡吾君——观故宫博物院“秘色重光”展
相关描述:  刚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斋宫与诚肃殿结束的“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将187件(组)展品,分成“判断秘色瓷的标准”、“皇帝的瓷器”、“秘色瓷的生产”三个单元展出。展览将秘色瓷作为一类值得赞美的瑰宝呈现出来,有些美光彩夺目,有些美低调深沉。后者更容易让展览者与普通观众之间...
千年“秘色瓷”有何过人之处?
相关描述: 苏州博物馆的国宝级藏品——秘色瓷莲花碗,这件碗于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后入藏苏州博物馆 秘色瓷八棱瓶 法门寺地宫出土 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有明确记载的13件秘色瓷之一——越窑秘色瓷葵口盘,也是目前秘色瓷的标准器。   早在唐代,诗人陆龟蒙就曾以“九秋...
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故宫
相关描述:  苏州博物馆藏五代秘色瓷莲花碗,该碗于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后入藏苏州博物馆,自此从未离开过苏州 法门寺博物馆藏唐秘色瓷八棱瓶 后司岙窑址出土唐秘色瓷八棱瓶 后司岙窑址出土越窑瓷质钵形匣钵和匣钵盖,呈现了秘色瓷封釉技巧 展览现场展出的八棱瓶对比 ...
传说中的“秘色瓷”如何重现人间?
相关描述:  “夺得千峰翠色来”究竟是怎样美丽的一种颜色?   早在唐代,诗人陆龟蒙就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秘色瓷之美。及至北宋,赵令畤也在《侯鲭录》中记载:“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之,故云秘色。”此外,《吴越备史》《十国春秋》《宋史》中...
关于耀州窑又是北地汝窑的二重证据法考证
相关描述:  北地汝窑出现在明代初年的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中,具体文字是:“汝窑,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很显然,这里的“汝窑,出北地”,对于今天的陶瓷界、考古界、收藏界都是一个大疑案、大问题。从文字上理解,“汝窑出北地” 与“北地汝窑”是两...
浙江慈溪上林湖窑址:揭开秘色瓷千年谜底
相关描述:  中新网宁波4月19日电(记者 李佳赟 何蒋勇)在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考古队员正忙着打包一件件碗、盘、钵、盏等秘色瓷器,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加展览,让中国的“千年翠色”惊艳世界。   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遍地青瓷碎片   自4月12日,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项目入...
浙江慈溪上林湖窑址:揭开“秘色瓷”千年谜底
相关描述: 图为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入选“十大”新闻发布会现场 何蒋勇 摄   在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考古队员正忙着打包一件件碗、盘、钵、盏等秘色瓷器,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加展览,让中国的“千年翠色”惊艳世界。   自4月12日,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
浙江慈溪上林湖窑址:揭开秘色瓷千年谜底
相关描述:  中新网宁波4月19日电(记者 李佳赟 何蒋勇)在浙江慈溪的上林湖畔,考古队员正忙着打包一件件碗、盘、钵、盏等秘色瓷器,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参加展览,让中国的“千年翠色”惊艳世界。   自4月12日,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1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上...
“窑址、沉船与市镇——陶瓷考古漫谈”沙龙纪要
相关描述:  2017年4月1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主办的RUC历史考古沙龙第十一期活动在博物馆202室举行。本期沙龙召集人为考古文博系刘未老师,以“窑址、沉船与市镇——陶瓷考古漫谈”为主题,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建明、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
秘而不宣的秘色瓷
相关描述:   《全唐诗》中陆龟蒙《秘色越器》诗文记载   这是我们目前能找得到关于秘色瓷最早的文献记载。千百年来,“秘色瓷”三个字一直活跃于才华横溢、神情飘逸的诗人笔下。作为朝廷贡品,身价与珍宝、丝绸一样高贵。五代十国时期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把烧造秘色瓷的窑口划归官办,命它专烧贡瓷,且下令“臣...
高清图赏|养德堂珍藏古瓷
相关描述:  养德堂主人杨俊雄是中国台湾知名文物收藏家,珍藏范围涵盖历代陶瓷、高古玉器及现代艺术。他所珍藏的陶瓷精品,从上世纪就开始频频展出,在藏界可谓资历深厚。   2016年11月30日,佳士得在香港举行了“养德堂珍藏中国古陶瓷”拍卖会,所拍藏品自宋至元,有丰富多样的窑口、器型、釉色和纹饰,有...
如明月春水、如薄冰绿云,再谈唐宋越窑“秘色瓷”
相关描述:     中国是南海最大沿岸国。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一条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就从海上丝路起点之一的明州港(今宁波)出发至广州,再由广州远销世界各地。因此,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中,在台湾澎湖、马来西...
唐代越窑秘色瓷碗
相关描述:  [摘要]: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名闻遐迩、享誉中外的精品之作,也是越窑青瓷制作水平的最高代表。“秘色”一词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图1   图2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名闻遐迩、享誉中外的精品之作,也是越窑青瓷制作水平的...
首页<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