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5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栏 | 张辉:北朝至宋代的栏杆与须弥座家具——《中国家具史》㉜
相关描述:战国考古,发现三具著名的围子床。而在南北朝隋唐多朝代发掘中,床类几乎未再见,长长的断裂。笔者以前认为,它少了些考古学的幸运。而今再察,家具自身乃根本原因。床上围子盛衰与榻上屏风兴废相关。两汉魏晋南北朝,屏风榻风生水起,围子床中断,一直不彰。而后,跪坐衰落,榻屏风离场,栏杆慢慢登台,填补榻上...
动人心魄的陇原大地遗珍——西行随记
相关描述:作者:刘玉山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为拍摄和编辑60卷《中国美术全集》•秦汉雕塑卷,我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傅天仇先生,美术史家湯池先生、刘兴珍女士,和摄影家张祖道先生,在完成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拍摄后,便马不停蹄地飞到了甘肃兰州,并马上在省博物馆对《马踏飞燕》(又称《铜奔马))进行了十分认真...
妙宇溯源
相关描述: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一条穿越时空的瑰丽彩练,那么,佛教文化便是这条彩练中瑰丽的一笔。中国唐代高僧玄奘,西行五万里,身经大漠、雪山,到达古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回真经,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发展。另一位唐代高僧鉴真,6次东渡,最后一次成功到达日本,弘扬佛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
“潇湘风采·湖南美术创作工程暨选送作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终评结果
相关描述:潇湘风采·湖南美术创作工程暨选送作品参加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复评、终评工作会于2024年4月19日—21日在湖南美术馆完成。展览组委会组织相关评审专家在监审的监督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经复评、终评两轮评选对从各艺委会、市州选送的初评入选1548件作品中,评选出入选作品683...
艺术播报 | 甘肃炳灵寺石窟震后恢复开放、2023年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召开、雅昌与新东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都会博物馆将向柬埔寨和泰国归还文物、送别水天中
相关描述:今天是2023年12月27日,开启一周十大艺术事件播报和好展推荐。在过去的一周,多个重磅学术论坛和年会在各地召开,跨年大展也在陆续公开。在为逝去的先生献上挽联的同时,行业也在憧憬着新的一年到来。将于12月31日举办的2023文博跨年直播大会正在火热征集中。早在12月初就已经开启的艺考,在月...
2023年重点推荐优秀书画名家韩昊
相关描述:  韩昊1982年生。2001年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在贾又福工作室学习山水画专业,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师承贾又福教授。2005年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姚鸣京教授山水画研究生,2008年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师承姚鸣京教授。200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读卢禹舜教授美术学博士...
2023年重点推荐优秀书画名家 韩昊
相关描述:  来源:艺术之家数据库  韩昊 1982年生。2001年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在贾又福工作室学习山水画专业,2005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师承贾又福教授。2005年考入中央美院国画系,姚鸣京教授山水画研究生,2008年毕业,获硕士研究生学位,师承姚鸣京教授。2008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
韩昊——迎新年名家国画作品展
相关描述:作 品 欣 赏桃源仙梦 纸本设色 120x620cm 2020掬水月在手 纸本设色 100×240cm 2019桃源仙梦 纸本设色 200×240cm 2020掬水月在手 纸本设色 29×61cm 2020桃源仙梦 纸本设色 38×34cm 2021掬水月在手 纸本设色 34×34cm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第二批)·韩昊
相关描述: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艺术家推荐计划(第二批)  学术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 鼎   尹思文   边 涛   刘 瑶   刘少宁  任 赛   孙逸文   苏 睿   李 ...
国庆看展 | 盛世修典:1700件海内外“国宝”汇聚一堂 半天阅尽千年
相关描述:是什么样的展览,展陈面积竟然能达到6000平方米,占据了国家博物馆南6、7、8、9四个展厅,以及序厅、南三层平台和走廊公共区域。听说展出的作品是从马王堆一号墓T形帛画开始的,将整个美术史都搬进了国家博物馆。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照夜白图、五牛图、瑞鹤图……集体亮相...
沈阳18位画家深入甘肃东乡,用画笔讲辽宁企业助推西部乡村振兴故事
相关描述:  《马麦志》《马林红》《布楞沟春天》等130余幅写生作品,无论是人物画还是风景画,都在讲述辽宁助推西部乡村振兴的故事。这些画作均出自沈阳书画院画家之手。辽宁方大集团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走进西部担当责任,展示辽宁企业风采。“五一”期间,本报记者跟随沈阳书画院书画家一行18人赴甘肃省东乡族...
胸中有丘壑 得意不忘形——颍淮艺术家·纪峰
相关描述:  纪 峰  纪峰,字雪崖,号冰庵,1973年生,安徽省界首市人。自1990始,师从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学习。同时师从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学习文史,书法等国学经典。深得二位恩师的言传身教。三十年来,主攻雕塑人物创作,先后为中外文化艺术界和社会各界英模人物创作雕像百余尊。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
保护与活化
相关描述:​山西的太原博物馆,在建设近10年后也于近日开馆,它的外形由5个互相独立又相互连通的椭圆锥体块连接组成,被戏称为“五桶方便面”。它的开幕展是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此次故宫拿出了1000余件馆藏参展,也是有史以来故宫在院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展览。说到山西,...
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今年连遭暴洪灾害致多处损毁
相关描述: 甘肃炳灵寺石窟外景。视觉中国 资料   10月10日,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贺延军披露,2018年7月以来,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遭遇四次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多处窟区进水,局部壁画被毁、佛像淹没,遗产环境、文物本体、基础设施等受到不同程度损毁。   炳灵寺石窟位于...
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今年连遭山洪泥石流致多处损毁
相关描述:     甘肃炳灵寺石窟外景。视觉中国 资料   中新社兰州10月10日电,甘肃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贺延军1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披露,今年7月以来,世界文化遗产炳灵寺石窟遭遇四次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多处窟区进水,局部壁画被毁、佛像淹没,遗产环境、文物本体、基础设施等...
王旭东:让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平衡发展
相关描述: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日前在甘肃天水举办,论坛以中国传统雕塑的融合与创新为主题,设有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语言研究、中国雕塑史与思想史研究、新时代下文化遗产的活化4个分论题,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甘肃是石窟大省,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
“智能”莫高窟:古遗产焕发“新时尚”
相关描述:  “人工智能讲解员”敦煌小冰、洞窟预警监测、洞窟二维码、石窟小程序、莫高共享单车、特殊的wifi密码“19440101”……已经1652岁“高龄”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在一代又一代“莫高人”的陪伴下,显得愈发“新潮”,智能无处不在。   什么是飞天?洞窟几点开放?门票怎么买?常驻在...
93岁敦煌石窟保护专家孙儒僩:一生危崖千窟游
相关描述:     鹤发童颜,思维敏捷,笔耕不辍……93年的沧桑岁月,在孙儒僩身上似乎没有留下深重的痕迹。   时光倒回71年前。1947年夏,得知“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招人,刚从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的孙儒僩怀着对莫高窟的憧憬远赴西北。   迢迢四千里路程,整整走了25天,一路树木寥寥,...
甘肃石窟文物加速“数字化” 亟待人才
相关描述: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近年敦煌石窟实现“数字化”并通过多种途径与全球民众“共享”的基础上,以石窟资源为主的甘肃大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进度不断加快,未来将通过文创产品或展览形式与公众“互动”。   甘肃是中国石窟文物大省,拥有石窟寺205处,但长...
甘肃石窟文物加速“数字化” 人才困局亟待破解
相关描述: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近年敦煌石窟实现“数字化”并通过多种途径与全球民众“共享”的基础上,以石窟资源为主的甘肃大批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进度不断加快,未来将通过文创产品或展览形式与公众“互动”。   甘肃是中国石窟文物大省,拥有石窟寺205处,但长...
首页<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