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4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薪火七秩,惟日孜孜 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建校 70 周年共同见证“洪耀奖学金”的设立
相关描述:2024年11月16日广州美术学院举行广美附中70周年校庆徐力田女士与洪耀附中同学合影徐力田女士在广美附中楼前与附中领导合影研讨“洪耀奖学金”细节徐力田女士在“洪耀奖学金”捐赠签字仪式上徐力田女士与附中领导合影“洪耀奖学金”捐赠仪式洪耀夫人徐力田女士设立“洪耀奖学金”会场发言校庆中的同学们...
雅昌专稿 | 广美和国美首次联合举办素描教学研究展:素描教育的百年之变
相关描述:4月10日—5月5日,“多维观看: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绘画专业素描教学研究与对话”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1—6号厅展出。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两校共同策划举办,共展出500余件素描作品,以两种叙事并行的策展思路探讨“多维观看”主题下当代素描的多重身份,从多个维度充分...
1958年洪耀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三)
相关描述:附中大门附中操场洪耀,在广美附中的大名是洪耀华,读附中时有一段传奇:1957年,苏联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在中国开班教学期间,观看了当时中国美院附中的学生作品,他表扬肯定的两幅画,就是洪耀的线描习作。关山月认为洪耀线条好,应报考国画系。中南美专附中毕业证附中创作《庆祝长江大桥通车》(年画19...
1954年洪耀在中南美专附中学习
相关描述:艺术与历史同行(节选)谭天 广州美术学院学报主编广州美术学院学报2008年5期洪耀,在广美附中的大名是洪耀华,读附中时有一段传奇:1957年,苏联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在中国开班教学期间,观看了当时中国美院附中的学生作品,他表扬肯定的两幅画,就是洪耀的线描习作。关山月认为洪耀线条好,应报考国...
2009年“首届生——李行简、邵增虎、郝鹤君、洪耀、潘行健五人作品展”(之二)
相关描述:艺术与历史同行谭天  历史是个巨大的谜团,大至100亿光年远的宇宙星球,小至百米世界纪录的9.8秒,都留下人类发现与创造的痕迹。新中国的历史已近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伴随这60年成长的艺术家都百感交集,他们或多或少都参与过新中国60年发展历程中的某个历史事件,不由自主地让自己的艺术伴...
2009年"首届生--李行简、邵增虎、郝鹤君、洪耀、潘行健五人作品展"(之一)
相关描述:左起艺术家洪耀、李行简、潘行健、郝鹤君、邵增虎左起艺术家李行简、邵增虎、郝鹤君、洪耀、潘行健  李行简,在附中首届生中是佼佼者,放弃直升广州美术学院的机会,考上中央美术学院,师从李可染专攻水墨山水,是"李家山水"的大弟子。1963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室主任教授。代...
艺述·潘行健丨一支有情的画笔,刻录珠三角数十年变迁
相关描述:​  “从我家里、画室移到美院的美术馆,也不过是一墙之隔,这些画还像是在我身边,这种感觉特别舒服。”  “我的作品都是学院给予我的,没有美院就没有我的人生,也没有我的艺术。我觉得最后还应该回报给母校,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潘行健如此回答他把400幅作品捐赠给母校广州美术学院的原因。 ...
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相关描述:  11月16日,由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的“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在广州开幕。  潘行健1940年生于广东,196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其作品曾入选全国美展、版展以及多个国际性、区域性展览。2018年是广州美...
教研回顾||《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观展
相关描述:​  2018年11月22日,美术培训部教师及多名骨干外聘教师来到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参观《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  此次捐赠作品展的版画代表作品和大量速写作品是新中国美术教育模式变奏的一种直观呈现,不仅成为广州美术学院的珍贵藏品,更是学校院系从成立到发展脉络的重要梳理及体...
活动回顾||再遇大师潘行健——特殊艺术家观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后记
相关描述:​2018年11月22日,特殊艺术家们来到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观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特殊艺术家们再遇大师潘行健,又会碰撞出什么惊喜呢?此次观展荣幸由齐喆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引领观看,齐喆教授不仅详细解说,同时也启发特殊艺术家们去发现与赏析潘行健大师的作品。潘行...
行健丨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
相关描述:​  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16日至12月6日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展览统筹:钟文彪  策展人:胡斌、...
【活动回顾】德艺双馨 赤诚可敬——记广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参加“潘行健版画、速写艺术研讨交流会”
相关描述:​  2018年11月25日下午,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州市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潘行健版画、速写艺术研讨交流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陈玉萍老师的带领下,广州市中小学美术中心组与版画专业社骨干教师一行共46人参加了本...
行健——潘行健作品集 前言
相关描述:潘行健教授一直以来都是我敬重的画坛前辈,自我接触艺术以来,不时在相关展览及报刊中看到他发表的作品,便被他的版画所具有的贴近生活而朴实抒情的意味所吸引。近来,又得以遍观其历年来包括版画、速写等在内的作品,使我对潘先生的艺术人生多了一重理解与敬意。潘行健教授作为版画系专业首届毕业生,自留校任教...
黑白的潮汐——新中国的文艺地理学与潘行健木刻的南方调性
相关描述:本文把潘行健的创作(1960—1980)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艺地理学框架之中,去追溯由版画和木刻所承载的南方调性。这种南方调性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其一是它回应和表达了新中国文艺地理学所意图构造的“认知图绘”模式。其二是用版画的语言来表现了南方的调性(符号)——尤其是潘行健的 那些以渔港、渔...
那段岁月·那段乡情——潘行健重返礼乐、横栏、板芙实录
相关描述: 
潘行健·捐赠作品纪实
相关描述: 
潘行健的访谈
相关描述: 
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
相关描述:前 言文 | 李劲堃(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潘行健教授一直以来都是我敬重的画坛前辈,自我接触艺术以来,不时在相关展览及报刊中看到他发表的作品,便被他的版画所具有贴近生活而朴实抒情的意味所吸引。近来,又得以遍观其历年来包括版画、速写等在内的作品,使我对潘先生的艺术人生多了一重理解与敬意。潘行健教...
版画人生: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相关描述:走上版画艺术路小学时,我最爱临摹小人书的“公仔”,也喜欢对着报纸上的照片临摹。初中时,因为能画报头、插图,写美术字,我当了少先队大队委,搞宣传、主编墙报。初中毕业那年,适逢中南美专附中(现广州美院附中)开始招生,美术老师关清华组织了五六个喜欢画画的同学报考,想不到只我一人考上。这次偶然的成...
兴宁非遗技艺传承人刘可为:痴迷版画半世纪 一把刻刀绘生活
相关描述:  浓密的枝丫布满了整块椴木板,今年74岁高龄的刘可为正手握画笔,给作品上色,乍一看,仿佛绿色的枝叶要从椴木板上蔓延出来,给人生机勃勃之感。这是兴宁版画家刘可为近期正在创作的版画作品。   兴宁拥有“中国南方版画之乡”的美誉,版画基础良好,创作绵延不绝,人才辈出。但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刷术...
首页< 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