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8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海山文明·魅力琴岛——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青岛站
相关描述:海山文明·魅力琴岛许鸿飞雕塑世界巡展·青岛站展览时间2025年4月3日 - 4月13日(逢周一闭馆)展览地点青岛市美术馆罗马展厅指导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单位广州雕塑院青岛市美术馆协办单位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
现场 | 上新啦!福建省第二届连环画展落地石狮——知侨、爱侨、护侨,讲述“我身边的华侨故事”
相关描述:2023年7月14日,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侨大学指导,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华侨大学美术学院、泉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石狮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联合主办的“我身边的华侨故事——福建省第二届连环画展”在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拉开了帷幕。泉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级调...
雅昌快讯 | 市场再掀“张大千热”,世茂海丝馆张大千珍品集结
相关描述:在香港苏富比2023春拍“中国书画”上,张大千的作品可谓一骑绝尘、独领风骚,24件作品上拍,18件作品成交,总成交近3.37亿港元,占据本季总成交额之64.28%。其中,在苏富比亚洲50周年呈献的连场晚拍中,张大千泼彩荷花《花开十丈影参差》,更是以2.51亿港元瞩目成交,雄踞全球张大千拍卖...
颜明谈香港2022春拍:中国书画的市场空间收缩
相关描述:原本就在香港市场占比位居第三的中国书画,在2022年春拍的表现更耐人寻味,既有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3.7亿港元成交,又有乾隆、董邦达《中秋帖子词卷》的遗憾流拍,《石渠宝笈》记为赵孟頫的《洗马图》临时撤拍……诸多迹象让中国书画行情走势扑朔迷离的同时,在收藏家颜明看来,它的市场在...
万里走单骑2 | 寻访泉州世遗,原来古人也有“全球购”
相关描述:​购买外国商品在今天可不是什么新鲜事,除了因为更多选项的出现,需要担心在众多商品中挑花了眼以外,人们似乎完全被全球贸易带来的便利所吸引。但是,数百年前的“全球购”又长啥样?古时的全球贸易有几个重要的集散地,而在当时中国的“刺桐(今泉州)”就是其中之一,它有着现代全球贸易“驿站”的典型特征:...
宋代古沉船清理完成 文物或超16万件
相关描述:记者20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了解到,“南海I号”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将超过16万件,比最初预计的多出一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考古领队崔勇介绍,此前“南海I号”的发掘工作以提取船内文物为主,目前船货清理进入尾声。“截至201...
南海一号是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 发掘文物超200吨
相关描述:   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它是一把打开宋代船舶制造和民间瓷器烧造秘密的金钥匙。   目前,专家已经确认南海一号就是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而且是专门适合在南海航行的船只。船上除了船员以外,还有大量跟船压货的小商贩。但是他们只能和自己的...
南海一号是我国古代三大船型“福船” 文物超200吨
相关描述:  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的考古发掘一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可以说,它是一把打开宋代船舶制造和民间瓷器烧造秘密的金钥匙。   目前,专家已经确认南海一号就是中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而且是专门适合在南海航行的船只。船上除了船员以外,还有大量跟船压货的小商贩。但是他们只能和自己的货物...
“南海Ⅰ号”古沉船及遗址今年将立法保护
相关描述:  笔者今日从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南海Ⅰ号”古沉船及遗址保护立法建议项目论证会上获悉,目前“南海Ⅰ号”古沉船及遗址保护立法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将列入该市2017年立法计划。   据了解,“南海Ⅰ号”作为中国古代海丝路重要历史物证,已被列入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对象...
南海I号文物将于2020年赴英展出
相关描述:  日前,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以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共同签署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备忘录,“南海I号”文物将于2020年赴英国展出。   此次特展将从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打捞出水的文物中精选出300...
广东南海I号文物将于2020年赴英国展出
相关描述:  5月31日,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以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共同签署海上丝绸之路特展备忘录,“南海I号”文物将于2020年赴英国展出。   此次特展将从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打捞出水的文物中精选出...
福建泉州面向海内外征集“海丝”文物
相关描述:  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郑和研究会理事刘义杰,31日将个人藏品——近代航海罗盘捐赠给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交馆),作为该馆重要藏品永久保存。   “这件航海罗盘是泉州‘海丝’文物征集公告向社会正式发布后,泉州海交馆征集到的第一件藏品。”泉州海交馆馆长丁毓玲告诉记者,“泉...
培养有理论、重技艺的复合型文保人才
相关描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修复破损的陶瓷器     张锁庆 摄   黄艺芹  本报记者 洪伟成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近日成立了国内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下设“油画保护与修复”“陶瓷保护与修复”“纸本保护与修复”3个专业,旨在为全国文博系统培育兼具美学基础和文物保护知识,学术理论和修...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国内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
相关描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近日成立了国内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下设“油画保护与修复”“陶瓷保护与修复”“纸本保护与修复”3个专业,旨在为全国文博系统培育兼具美学基础和文物保护知识,学术理论和修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改变文物保护与修复后继乏人的窘境。   文保人才严重匮乏   2016年,...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
相关描述:  一部呈现故宫“文物医生”日常工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挑起了很多人对这一神秘职业的兴趣和向往。3月1日,全国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   该学院在现有“油画保护与修复”“陶瓷保护与修复”“纸本保护与修复”三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未来还将适时设立金属(...
上海成立专门学院培养“科班”文物修复师
相关描述:  旨在培养“科班出身”文物修复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3月1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揭牌成立。   2016年最火爆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纪东歌、李筱楼等技艺精湛的故宫文物修复师为大众所知。他们平实的慢生活状态打动了无数年轻人。   一堆碎瓷片、一件千疮百孔的古书画,经过名手的...
考古启示: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可实现良性循环
相关描述:  说到考古,可能有人会认为是一个纯保护的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集不多。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南海一号”及其后期发掘、保护和研究的场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已经成为广东著名的旅游文化品牌,目前已形成一个集合文化产业、旅游、房地产等项目的巨大商圈,这是以文化和古迹带动旅游商业开发,并产...
“南海I号”出土文物1.4万余件套
相关描述:  1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局、阳江市政府主办的“‘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阶段性工作通气会”在位于广东阳江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举行。会上通报了“南海I号”沉船的类型、考古发掘的最新发现以及推测的沉船年代等重要新发现。经过长达1年多的考古工作,“南海I号”总共出...
国家南海博物馆初现雏形 造型似船型屋
相关描述:  以海洋和南海文化为主题,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国家南海博物馆自筹建以来就备受各界关注。   12月26日下午,南海网记者在琼海潭门看到,于2015年11月启动建设的国家南海博物馆主体工程已初现雏形,整个建筑造型似海南黎族群众常住的“船型屋”,可谓现代元素与海...
广州美术学院喜获多项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
相关描述: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批准2016年广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广州美术学院有四个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两个研究生示范课程以及两个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获得立项。   其中,周勇的“研究生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教学研究与成果推广”、何炽萍的“艺术教育学硕士创...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