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9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翰墨留香书盛世,丹青溢彩谱华章 林中阳书法兰州工作室揭牌成立
相关描述:翰墨留香书盛世丹青溢彩谱华章林中阳书法兰州工作室揭牌成立文字、图片:李政魁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为了弘扬中国书法艺木,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林中阳书法兰州工作室揭牌仪式于1月23日在甘肃省洮砚公司举行。原甘肃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省政府文史馆馆员陈田贵,甘肃省洮砚公司董事长赵成德等领导嘉...
快讯 | 定了!第4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博会将于5月21日-24日亮相北京展览馆
相关描述:近日,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宣布,第4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12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用品博览会将于2021年5月21日-24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艺博会将以15804平方米展示规模,覆盖北京展览馆七个场馆。今年的艺博会定档5月下旬举办。虽然展会较之往年有所延后,但艺博会依然精彩不减。上海周虎...
戴贤坤:歙砚石品的鉴赏与评价
相关描述:笠谷按:家乡砚友戴贤坤先生,政务之余潜心于砚,有心,有行动,访石寻砚,身体力行,掌握第一手资料,对砚文化的研究有自己独特的识见。因为出身地质学专业,戴先生对砚材的特性尤其有专业性的研究,本文发表于上月发行的《中国文房四宝》杂志本年度第7期,对歙砚的材质特点及石品的评鉴都有独到之处,颇值一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房器用考略
相关描述:“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为自由、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宗白华)尽管政治上混乱黑暗,但是经济、文化、工艺依然曲折前行,民族交流融合加强,文艺兴盛,出现了一大批风流名士,文学、书法交相辉映,人才辈出。“士人并以文义为业”(沈...
洮砚世家唯一女制砚师:一双糙手传承千年手艺
相关描述: 现年30岁的李琴娟出生于制砚世家,她是甘肃甘南卓尼县级传承人,也是家族中唯一一位女制砚师。图为李琴娟在位于兰州的”卓尼县洮砚李琴娟传习所“内打磨砚台。   “嗞…嗞…”位于兰州的“卓尼县洮砚李琴娟传习所”内传出一阵打磨石头的声音。李琴娟正坐在凳子上,手握一把平刀,神情专注地磨着置于案...
引领创新热情开拓文创项目 中国(兰州)丝绸之路国际赏石文化节暨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在兰开幕
相关描述:  8月9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甘肃省收藏协会联合主办的为期5天的“2018中国(兰州)丝绸之路国际赏石文化节暨第11届中国(兰州)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博览会邀请了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近400家展商参展。   本次展出艺术品囊...
中国(兰州)丝绸之路国际赏石文化节暨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在兰开幕
相关描述:  引领创新热情 开拓文创项目   中国(兰州)丝绸之路国际赏石文化节暨艺术品收藏博览会在兰开幕   每日甘肃网8月10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8月9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甘肃省观赏石协会、甘肃省收藏协会联合主办的为期5天的“2018中国(兰州)丝绸之路国际赏石文化节暨第...
传统名砚
相关描述:  洮砚,亦称洮河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从下...
人才青黄不接是制砚行业的通病
相关描述:  制砚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光是石料,也存在传承人断代与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一方砚台,从相材、制作到工艺,以及砚铭,处处体现制砚人的修养和功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砚传承人刘克唐,传承“因材施艺、简朴大方”的鲁砚文化。谈到制砚传承时,他说,“当今传承有两方面,一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老坑石料资源枯竭渐成制砚难题
相关描述:  由于形成时间长,故而老坑(指年代既久,出产量大且质精的石材坑口)所出石材从表面上看色泽温润沉浑,火气褪尽而显自然状态;新坑石材因其形成时间较短,给人一种质感单薄的感觉,有的虽然色彩夺目,但细观则燥气厌人,华而不美。而且,老坑石质一般缜密紧重;新坑则多松粗软嫩,稍加磕碰极易坏损。从古时开...
砚业的未来在哪里:但留方寸地,好与子孙耕
相关描述: 准备起稿的砚石 江凌/摄   砚,本身是一种书写工具,它记载了历史,传承了文明。当砚随我们的书写习惯渐行渐远,而成为一门涵盖了绘画、书法、雕刻、篆刻、文学等诸多门类的综合性艺术时,砚的未来在哪里?   民谚说得好,“但留方寸地,好与子孙耕”,既指保护有限的耕地,也指“砚田”,意指将...
传 统 名 砚
相关描述:  洮砚,亦称洮河砚。洮河绿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喇嘛崖一带的峡谷中。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洮砚硬度较于端歙之间,下墨优于端砚而发墨优于歙砚,从下...
人 才 青 黄不接是制砚行业的通病
相关描述:  制砚传承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光是石料,也存在传承人断代与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一方砚台,从相材、制作到工艺,以及砚铭,处处体现制砚人的修养和功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制砚传承人刘克唐,传承“因材施艺、简朴大方”的鲁砚文化。谈到制砚传承时,他说,“当今传承有两方面,一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老 坑 石 料资源枯竭渐成制砚难题
相关描述:  由于形成时间长,故而老坑(指年代既久,出产量大且质精的石材坑口)所出石材从表面上看色泽温润沉浑,火气褪尽而显自然状态;新坑石材因其形成时间较短,给人一种质感单薄的感觉,有的虽然色彩夺目,但细观则燥气厌人,华而不美。而且,老坑石质一般缜密紧重;新坑则多松粗软嫩,稍加磕碰极易坏损。从古时开...
甘肃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成立
相关描述:  4月26日,甘肃省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在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揭牌成立,这标志着该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教育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有了新的探索实践。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石镜如和省轻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包卓军共同为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揭牌。学院与读者...
金农铭砚台亮相广州荣古斋
相关描述:  金 农 (1687一1763)。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寿门、号司农、吉金,冬心,又号嵇留山民,曲江居士。浙江钱溏(杭州)人。布衣终身,好游历,晚年居扬州以卖画自给。嗜奇好古,善画梅,工书,分隶独绝一时。   金农嗜好藏砚,拥有佳石一百二十方,自号“百二砚田富翁”。著名砚铭...
访砚雕艺术家王耀:好砚台自己会说话
相关描述: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受到历代文人追捧。如今,砚雕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传承和发展,砚台的收藏与投资价值与日俱增。不光是古砚,新砚在拍场表现也颇为亮眼,砚雕艺术家王耀的歙砚作品就吸引了众多藏家青睐,在近年的拍场中屡创上百万元一方的佳绩。怀着一份探求之心,记者走进王耀位于北京通州台...
工匠精神 制砚人生:群珍荟萃艺术讲座第三期端砚
相关描述:曾经有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这可以理解成人文精神失落的问题。这里讲的信仰主要是指一种精神性的信仰,然而依然有一批匠人们为我们保留着那份执着与传承的精神。工匠精神可谓当今社会的一股清泉,滋润着因急躁而干渴的人们,那些急功近利而忘却初衷的人们。   6月10日,由群珍荟萃文化艺术功能服务平...
“中华腾龙砚”荣获世界最大的洮砚《世界纪录》
相关描述:   2017年5月4日由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甘肃省承德洮砚文化研究院、甘肃省工艺美术研究所主办的《中华腾龙砚》世界纪录认证大会在《洮砚之乡》岷县金鼎洮砚开发有限公司召开。在世界纪录协会认证机构的严格认定下,《中华腾龙砚》获得了“世界最大的洮砚《世界纪录》”,由此甘肃省产生了一项新的...
王奇寅带领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新水墨专项教学团队即将走进临洮
相关描述:   牡丹真富贵,狄道颇称雄。   艳艳生天末,芳华比洛中!   家家有牡丹,户户溢花香   五月的临洮,牡丹花竞相怒放,阵阵花香惹人沉醉!   临洮紫斑牡丹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芍药的种植面积也有数百亩。紫斑牡丹主要颜色有粉、白、紫三色。有让世人惊叹的400年树龄的牡...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