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61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2020两会提案】马萧林:建议各省加快建立古代人类骨骼标本库
相关描述:​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古代人类骨骼是特殊的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再生资源。”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如DNA分析)的快速发展,古代人骨蕴含的关于‘人类自身’的丰富考古信息,对研究人类起源、族群流...
【2020两会提案】马萧林:“云展览”将成为常态化展示方式
相关描述:​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河南博物院于2020年1月24日至3月23日采取了闭馆措施。河南博物院在闭馆期间,为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第一时间提出了“闭馆不闭展,服务不打烊”的服务理念,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在互联网和移动平台推出云参观、云教育、云科普等数字...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跽坐人形佩赏析
相关描述:​中国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椅子还未被发明的先秦时期,跽坐也称跪坐,是最符合“礼”的标准坐姿。青玉跽坐人形佩,是1976年出土的商朝玉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该玉器用圆雕手法雕刻,造型独特,玉人头顶留短发一周,猴面宽额,臣字眼,蒜头鼻,显得格外呆萌可爱。玉人整体呈...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三彩鸳鸯尊赏析
相关描述:​三彩器,全名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三彩鸳鸯尊,唐代,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尊呈卧姿鸳鸯形,背部有椭圆形口,鸳鸯扁嘴长颈,昂首卷尾,两翼覆身,蹼足站在一块方形台板上,通体施黄绿白等彩釉...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杜岭二号方鼎赏析
相关描述:​鼎,自古被视为国之重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重要代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而在实际用途中,鼎不仅是古代用以烹煮肉食和盛贮的器具,更是最常见且最神秘的礼器。杜岭二号方鼎,是迄今发现的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器之一,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方鼎腹部呈斗形,鼎口与鼎腹的截面基本为正方形,显得器物格外端正,口...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铜面饰赏析
相关描述:​青铜面饰,是一种正面为浅浮雕的片状青铜器,依照形制的不同分为青铜人面饰和青铜兽面饰两种,面饰周边多有穿孔,可将其固定在某种器具或戴于兽的面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这副青铜面饰,是戴于马冠的饰物,出土于西周应国墓。器物根据人的面部结构进行仿制,五官具备,造型夸张,看上去更像猴面。面饰顶部两缕...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三月桃花杯赏析
相关描述:​三月,散发着温柔的诱惑,浪漫的气息,春风吹落一片朝霞,落入凡尘,化作了那一树桃花。三月桃花杯,是清朝康熙年间烧制的官窑瓷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中的一盏,现藏于河南博物院。一株古朴的桃树占满半个杯面,枝干纵情伸展,仿佛要冲出杯沿释放生机。结节处,用浓墨点出,凹凸之状自然天成,显得格外浑朴拙...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贺寿花插赏析
相关描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从古到今,中国人对玉总怀有一种独特的深情。对玉的琢磨,贯穿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中。清代玉器的制造在乾隆时期发展到高峰。乾隆年制贺寿花插,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是当时宫廷陈设玉器中的精品。花插采用极品和田青玉,以平雕、浮雕、透雕相结合,一侧为童子,表情稚拙乖巧,发髻造型...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夔纹扁足方鼎赏析
相关描述:​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方鼎是商代重要的礼器,夔纹扁足方鼎,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于河南博物院。鼎高42.3厘米、重18千克。内底里中部铸有“妇好”二字铭文。从外部看,鼎由耳、腹、扁足三部分组成,均采用“三层花”的装饰手法:以云雷纹为地纹,烘托主题;粗...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贾湖骨笛赏析
相关描述:​这是一支来自于8000年前的笛子,以鹤类禽鸟尺骨钻孔制作而成,故称“骨笛”。贾湖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而得名,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笛身有七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故在...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四月牡丹花杯赏析
相关描述:​四月,着着淡绿的薄纱,染着典雅的芳菲,从清新婉约的风韵中走来。牡丹花带着清香在绿纱下悠然徘徊、左右摆动、翩翩起舞。四月牡丹花杯,是清朝康熙年间烧制的官窑瓷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中的一盏,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在怪石耸立的绿茵之中,探出几支红的、黄的、紫的花头,俏皮可爱。工匠用墨线勾勒花干,内...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镂空龙虎纹仪仗戈赏析
相关描述:​戈是华夏文明独有的兵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开始使用石戈进行战斗。夏商周出现的青铜戈是更为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镂空龙虎纹仪仗戈,出土于河南省许昌鄢陵县王店村,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物整体为镂空状,给人以玲珑剔透之感。前有圭状援,援与胡均有圆形边,无刃,中间为双面镂空的蟠螭纹,错落相盘...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二佛并座像赏析
相关描述:​造像,指基于宗教信仰而制作的崇拜对象。古时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于僧寺或崖壁间镌石成佛像,也有以金属铸造成的铜造像。二佛并座像,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此像为北魏时期青铜铸造。在佛座上有二佛并肩结迦趺坐,高螺髻,面目清晰,有身光和圆形头光,阴线刻的衣纹繁缛细密,两肩和胸部衣纹呈阶梯状排列...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彩绘镇墓兽赏析
相关描述:​镇墓兽,是古人安放在墓中镇墓辟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外界侵扰的神兽。最早见于东周,兴盛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河南博物院藏唐代彩绘镇墓兽,高95.80厘米,器型完整。面似胡人,怒目瞪眼,宽鼻,阔口露齿。头顶独角弯曲向上,象耳极力外展,脑后装饰夸张冲天戟,背部有长短不齐的刀刺,双...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莲鹤方壶赏析
相关描述:​壶,用来盛酒或水的容器。中国早期的壶是由壶口、壶颈、壶腹、壶足构成,有的壶还附有双耳。莲鹤方壶,是春秋郑国国君墓出土的青铜礼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壶高125.6厘米,重64.3千克。壶身呈椭方体,修颈斜肩,垂腹圈足,整个壶身遍布纹饰。圈足下压着两条勾首顾盼的卷尾兽,张口咋舌、似乎倾其全力...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祖辛卣赏析
相关描述:​卣(you,三声),据文献记载是盛放秬鬯(jù chàng)一类美酒用来祭祀的酒器。常见于商朝和西周时期,这件商代晚期的祖辛卣,器物通高25.5厘米、重3千克,出土于河南省辉县,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体纹饰极为繁缛,通体纹饰下满布云雷地纹,由盖至足纵向装饰四条扉棱,两扉棱间纹饰均可独立为一...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五月石榴花杯赏析
相关描述:​五月,风恬淡而舒缓,撩动枝叶,沙沙声勾绘出一抹夏的红色。五月石榴花杯,是清朝康熙年间烧制的官窑瓷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中的一盏,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石榴花杯,胎薄如纸,轻巧莹透,油润如玉。匠人又以青色涂地,缀几支花草,重墨勾出树干瘦漏的姿态。枝头上的翩翩青叶,映衬出似火如焰的石榴花,沉沉的...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玉兔形镇赏析
相关描述:​镇纸,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使之保持平整的工具,由古时用于压席角的镇演化而来。原本是文人放在案头把玩之物,有铜、玉、石等各种材质。镇纸作为文房用品应不晚于南北朝时期,玉镇纸大约于汉代已经出现,盛行于明清。青玉兔形镇,唐代,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器长8.5厘米,高4.5厘米,器形完整,以和田青玉雕...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白玉线雕鹰赏析
相关描述:在古老的文明诞生之初,鹰作为一种猛禽,是人们敬仰崇拜的图腾之一。以鹰为纹饰做成的饰品,更能彰显主人的勇猛和不可侵犯,也寄托着人们渴求神明护佑的愿望。白玉线雕鹰,西周晚期,宽2.2厘米,长5.7厘米,重16克,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出土,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玉料呈白色,略泛青,温润光洁,微透明。...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唐花釉花口三足洗赏析
相关描述:花釉瓷又称“花瓷”,创烧于唐代,以鲁山段店窑最负盛名,史料称其为“鲁山花瓷”。唐花釉花口三足洗,盥水器,平顶山市苗侯村唐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平顶山博物馆。洗高11.5厘米,口径25.5厘米,重1.22千克。口沿呈八瓣荷叶状。器物通体为酱黑色,圆底露胎,三足为兽形蹄足,外壁施酱黑色釉...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