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2秒
所有结果13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
相关描述:  编者按:2024年11月15日,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10位年度人物及20位提名人物或是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或是致力于非遗推广与教育的文化工作者,或是为非遗事业默默奉献的管理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非遗传承的动人篇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贡献...
潘鲁生:悼念灰娃先生
相关描述:  按:著名诗人理召先生于2025年1月12日7点15分在北京安然去世,享年98岁。灰娃(笔名),1927年生,陕西临潼人。抗战爆发,为躲敌机轰炸,随家人迁乡间。十二岁时由姐姐、表姐送往延安,在“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后到二野工作。1955年入北京大学俄文系求学,期间并选修旁听中文系及西...
潘鲁生:保护人类遗产就是传续文化的种子
相关描述:​近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及“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
潘鲁生丨民艺博物馆的研究路径与教育使命
相关描述:  【摘要】中国民艺既以“物”的体系留存,也由“技艺”“工艺”等非物质的经验系统传承和延续,并最终扎根于百姓日用生活。民艺博物馆的学术使命在于从民艺之“物”深入到“造物”的经验,并最终使之在当下和未来的生活中扎根生长、绵延发展。从美育意义上看,民艺具有其本质和其他不可或缺的价值,民艺中包含...
现场 | “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在孔子博物馆开幕
相关描述:​“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展览于2024年9月16日—11月17日在孔子博物馆举行,本展览系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致敬孔子——全省百项文旅活动”之一。展览由孔子博物馆、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主办。展览现场2024年中秋佳节——在这秋高气爽、清澈如镜...
潘鲁生:通过设计转化,实现民艺发展
相关描述:  民艺是城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文创产业的内容驱动力,也是民族美育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传承实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保护传承与城镇化不矛盾,它们是共生关系,可以协调发展。  民艺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设计、研发和推广。  传统工艺首先要讲究“工艺之...
展览现场 | “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杭州站)在杭州英蓝中心启幕
相关描述:2024年9月9日,“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杭州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南端起点,与千年历史的香积寺一街之隔的杭州英蓝中心画廊街正式对公众开放。在“五感的建筑”展览中,为了让人们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实际感受到建筑的触感、声音、气味和温度,我们制作了可以直接用手触...
80期《美术纵横》|封面人物:潘鲁生
相关描述: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间文艺研究、民间文艺保护与创作实践。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总主编,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民艺学论纲》《民间文化生态调查》《手艺农村》《设计论》《美在乡...
“向度——当代手工艺术的未来讨论”学术活动正式开启
相关描述: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龙泉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向度—当代手工艺术的未来讨论”学术活动于2024年6月13日正式开启。活动为期4天,由研讨会、参观、座谈交流等多个部分构成。2024年6月13日上午,首场活动暨研讨会“向度——当代手工...
现场 | 世界树·202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盛大启动
相关描述:  “世界树·202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于2024年6月1日盛大启动。本次毕业季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指导,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上城区人民政府、西湖区人民政府、余杭区人民政府、萧山区人民政府共同协办,浙江美术馆、之江文化中心、浙江图书馆、世界旅游博览馆、全山石艺术中心...
影像中国 | 潘鲁生: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相关描述:“民间艺术是‘活’的。生活之美在日常、在劳作、在人情事理中,这是民间艺术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源于自我的恒久魅力。”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潘鲁生,1962年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展览预告|寄情大湾区——潘鲁生艺术作品巡回展(深圳)
相关描述:来源:深圳美术馆​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单位深圳美术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协助单位深圳天工当代策展人刘万鸣学术主持林蓝展览地点深圳美术馆(新馆)一楼 1、2 号展厅展览时间2024年1月24日-2月25日“我对鲁生的所为充满期待。”我...
走进田野|潘鲁生的艺术与衍生设计
相关描述:“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于2023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启幕,1月3日,“创意设计——潘鲁生艺术与文创学术研讨会”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举办,研讨会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董朝君主持。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校长许建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科研处处长孙磊教授,山东...
雅昌现场 | 潘鲁生“走进田野”跨年大展在深圳开展
相关描述:2023年12月31日——2024年2月25日,“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行,为观众奉献了一场传统民艺、当代艺术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视觉盛宴。“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艺术作品”单元本次展览包括田野文献、艺术作品、衍生设计三个展示单元,在延续潘鲁生教...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在深圳开幕
相关描述:2024年1月3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展。展览学术主持为王鲁湘,策展人为颜为昕,展览开幕展演主持人为赵普。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中国民间...
走进田野|冯骥才:潘鲁生的民艺世界
相关描述:来源:潘鲁生民艺馆按:此文为冯骥才先生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所作序言。2021年10月,冯骥才先生与潘鲁生在广东顺德清晖园考察广绣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于2023年12月31日——2024年2月25日...
人民画报丨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相关描述:本文刊于《人民画报》2023年10期在潘鲁生眼中,“小孩模”是悠长岁月里一个温暖的起点。在他的故乡山东菏泽,南有百里黄河故道,北有八百里水泊,曹县老县城内多大泽水坑,取水用泥方便,那里的孩子从小就用手掌大的陶制模具印泥人、捏物件,相互比试,好不热闹。20世纪60年代,家住曹县大隅首北街的潘...
人民画报丨对话潘鲁生
相关描述:本文刊于《人民画报》2023年10期潘鲁生在中国民艺博物馆接受《人民画报》记者采访。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人民画报》:在您看来,如何在文艺创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潘鲁生:一是在精神层面,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古往今来不断积淀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包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和而不同、以...
雅昌专稿|中国美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艺专业:培养中国本土的先锋首饰艺术家
相关描述:文/李家丽2023年11月,“化石成金”2023年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暨国际巡回展(以下简称“三年展”)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中国美术学院,在由隈研吾设计的民艺博物馆展出。攀缘向上的斜坡走廊,落地窗外瓦片透过的自然光,都使得这场巡回展的第二站充满了人文气息。这一气息镌刻着中国美术学院...
“中华传统手工艺术语整理、诠释与图释研究”启动仪式暨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
相关描述: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中华传统手工艺术语整理、诠释与图释研究”启动仪式暨第二次编纂工作会议,于2023年10月21日至23日举行。会议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传统热成型手工技艺与数字化设计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承...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