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龙门石窟造像记: 来自平民工匠的另类书法
相关描述: 《始平公造像记》(局部)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借伐南朝齐之机,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并实施汉化政策。当时的洛阳除儒家文化外,佛教文化也日益兴盛。从北魏起至唐宋的半个多世纪,在洛阳伊河两岸不断开凿洞窟,兴造佛像达十万余尊...
碑帖鉴赏:龙门名品“杨大眼”
相关描述:   释文:邑主仇池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夫灵光弗曜,大千怀永夜之悲,□踨不遘,叶生含靡道之忏,是以如来应群缘以显迹,爰暨□□,□像遂著,降及后王,兹功厥作。辅国将军、直阁将军、□□□□、梁州大中正、安成县开国子、仇池杨大眼,诞承龙曜之资,远踵应符之胤,禀英奇于弱年,挺超群于始冠,其行...
罗振玉、傅增湘等跋《杨大眼造像记》现嘉德春拍
相关描述:  2017嘉德古籍春拍征得《杨大眼造像记》拓本一轴,罗振玉、傅增湘、吴士鉴、许承尧、张伯英、徐琪、章梫、宋伯鲁、张公潜等民国大家题跋累累。傅增湘赞其“笔意精鉴,峻健奇绝,高妙古拙,人间至宝耳。愿避水火、风鱼、虫咬,传于永世焉”,许承尧亦赞其“临杨大眼碑字,字拟古人,知之矣。笔笔自好,知者...
书法长远发展 重在审美普及
相关描述:   宋 李建中 土母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今,书法界的状况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书法作品的市场价格逐年攀升,谈起书法,几乎全民都有兴趣,中老年人学书法热情高涨。忧的是由于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社会上各式各样的诱惑增多,尤其是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出现,使得大家平时不但不用毛笔写字,甚至...
三边三馀录(七)
相关描述:  (七)气正力完的《北魏城阳宣王墓志》书法   ——兼及城阳王忠墓志隐去拓跋姓氏之事   北魏景明五年(504年)《北魏城阳宣王拓跋忠墓志》拓本初见于外地,最终归藏于大同西京文化博物馆。此志作碑形,这与此同年立于北都平城的《封和突墓志》,甚至是四年后的永平元年的《元淑墓志》一样,都是...
天籁之音出笔端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历史三千多年,其间高峰迭起,然而到了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战争频仍,西学东渐的影响,书法就像一位跛脚的历史老人,被社会所遗弃了,只有个别热衷“国粹”者孜孜不倦地苦苦追求,才使之不绝如缕地维系下来,其时间跨度为两代人,两代人的断层是足以使任何传统断裂的,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当七...
古阳洞中杨大眼
相关描述:     龙门古阳洞即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提到的石窟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所开,是龙门洞窟中年代最早者。清代开始重视北朝书法,好事者乃将散于伊阙各处的造像记集拓成册,尤以『龙门二十品』最有名,其核心便是『龙门四品』,皆在古阳洞,依次是南壁的《孙秋生造像记》,北壁由外而内的《始平公...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