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独参造化溯渊源——晚清居巢、居廉的绘画艺术(二)
相关描述:   清 居廉 龙舟竞渡 26.5cm×24.5cm   1858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就目前所能见到的“二居”绘画题材而言,虽然也有山水类和人物类,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动植物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居”作品中所描绘的动植物种类之繁多是前无古人的,这已构成对传统中国画分科的挑战。若按...
独参造化溯渊源——晚清居巢、居廉的绘画艺术(三)
相关描述:   清 居廉 瓜藕图 23cm×26cm   19世纪70年代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没骨法无疑是最适合“二居”写实要求的画法。没骨法是从工笔画法中衍化出来的。最初是指在工笔画中用极淡的线条勾勒对象轮廓,然后用色彩晕染,使线条隐没在色彩中,笔迹不显,主要靠色和墨的浓淡来显示形象特征...
独参造化溯渊源——晚清居巢、居廉的绘画艺术(二)
相关描述:   清 居廉 龙舟竞渡 26.5cm×24.5cm   1858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就目前所能见到的“二居”绘画题材而言,虽然也有山水类和人物类,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动植物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二居”作品中所描绘的动植物种类之繁多是前无古人的,这已构成对传统中国画分科的挑战。若按...
独参造化溯渊源——晚清居巢、居廉的绘画艺术(三)
相关描述:   清 居廉 瓜藕图 23cm×26cm   19世纪70年代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没骨法无疑是最适合“二居”写实要求的画法。没骨法是从工笔画法中衍化出来的。最初是指在工笔画中用极淡的线条勾勒对象轮廓,然后用色彩晕染,使线条隐没在色彩中,笔迹不显,主要靠色和墨的浓淡来显示形象特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