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1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新疆发现我国最大古代绿松石采矿遗址
相关描述:​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通过对新疆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进行考古,可判定其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绿松石采矿遗址群。它的发现对探寻中国古代众多绿松石器原料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新疆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群地处哈密、罗布泊、敦煌的三角地带,紧邻丝绸之路古道,位于哈密市伊州区与巴音郭楞蒙古...
吉仁台沟口遗址还有多少秘密
相关描述:​台地东部发掘区 照片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科蒙乡东一个名叫吉仁台沟口的地方,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经过3年的发掘,发现了众多令人震惊的秘密。这里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遗存,将人类对燃煤的使用历史上推一千多年。这里2000多粒炭化黍种子的发现,...
小河墓地文物在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开展
相关描述:近日,“千古遗珍塔里木——多岗、小河墓地出土精品文物展”在阿克苏地区博物馆开展,小河墓地出土的部分精品文物,向人们再现了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居民的生活风貌。据阿克苏地区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千古遗珍塔里木——多岗、小河墓地出土精品文物展”共展出文物300多件,多数文物均是当地从新疆文...
陕历博研究人员参加“全国丝路文明与宗教美术学术研讨会”
相关描述:   10月12日至13日,由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协办的“全国丝路文明与宗教美术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成功举办。   这次研讨会有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疆文物考...
尼雅遗址考古开展 带你看看曾经存在的精绝古城
相关描述:  网络热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一度引起众多人对西域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很多人猜测,网剧中描述的“精绝古城”真实存在吗?9月22日,在新疆博物馆举办《尼雅·考古·故事—尼雅遗址考古30年周年成果展》之际,记者将带你追溯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缘尼雅河畔的尼雅遗址,经过考证,这里就是...
2017年新疆考古收获
相关描述:  2017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新疆队、北京大学等合作单位完成了考古发掘与调查40项,发掘各时期遗址7400平方米、墓葬900余座,出土文物标本近4500件(组),本文择其要者进行介绍。在史前考古和历史时期考古领域均有重要发现,如通天洞遗址、呼斯塔遗址、海子沿遗址、...
李佳霖:新疆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填补新疆史前洞穴考古空白
相关描述:  出土的火塘遗迹很可能是新疆迄今发现的人类点燃的第一堆火;大量旧石器时代石制品的发现,把新疆地区的考古学年代推到4万年以前;大量动物骨骼化石的出土,为探讨这一时期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遗址环境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自2016年发掘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阔依塔斯村通天...
通天洞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疆考古项目已连续四年登榜
相关描述:  )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排名前26位的项目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进行27年,新疆已经连续四年有考古项目入围终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将在4月9日-11日公布。   通天洞遗址位于吉木...
通天洞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相关描述:   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等排名前26位的项目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进行27年,新疆已经连续四年有考古项目入围终评。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将在4月9日-11日公布。   通天洞遗址位于吉木乃县托斯特...
新疆2017年累计出土文物近4500件
相关描述:  2017年新疆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共实施9项主动性考古项目,26项配合基本建设考古项目,累计发掘遗址面积7410平方米,墓葬927座,出土文物近4500件(组)。其中,吉木乃通天洞遗址考古发现被列入2017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   在2月5日召开的2017年度新疆考古新发现报告会上...
五千年前的小麦 匈奴时期的城址 2017中国考古揭开哪些谜底?
相关描述:  五千年前的新疆人吃什么?东周在哪里经营矿产资源?匈奴时期的“三连城”什么样?2017年中国考古重大发现揭示了这些谜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日前在北京举行,揭晓了国内6项考古新发现——新疆吉木...
寻找阳关:我国正式开展阳关考古调查
相关描述:  新华社兰州1月11日电(记者 张玉洁)记者日前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阳关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项目于2017年9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联合考察队目前已经开始了调查勘探工作。“阳关在哪里”这一千年未解之谜,或将因此揭开。   阳关是汉王朝与西域区隔的重要地理标志,丝绸之路的必经关...
追寻千年古城:汉代西域都护府遗址考古
相关描述: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以确保政令通行、丝绸之路畅通。20世纪初,海内外考古学者先后来到新疆,对府治遗址展开考察。但由于自然环境变迁、缺乏充足史料记载,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里,仍是一个未解谜题。   最近,寻找都护府治所确切位置的研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遥...
探访东汉西域都护府推断地 计划进行考古发掘
相关描述:  被专家推断为2000多年前东汉王朝设立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它乾城所在地玉奇喀特古城,距离新疆新和县约20多公里。当地是一大片盐碱地,几处土堆上零星分布着耐旱植物,周围遍布着农田和树木。   2013年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始对玉奇...
考古学者抓紧探寻两千年前汉代西域都护府城址遗迹
相关描述: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0日电(记者 符晓波 彭茜)记者从正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召开的“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研讨会”获悉,考古学者正抓紧探寻两千年前汉代西域都护府城址遗迹。   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等全国各地近百位学者共同交流探讨西...
伊犁考古发现青铜时代早期墓葬
相关描述:  新疆考古工作者日前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境内的一处墓葬群实施抢救性发掘,发现距今约4900多年墓葬。   今年5月至7月,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尼勒克县墩麻扎至那拉提公路沿线的100多座墓葬。出土的96件文物包括青铜器、铁器、骨器、珠饰品、陶器等。   新疆文...
【考古前沿】丛德新:从更深广层面理解阿敦乔鲁
相关描述:  到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尔塔拉项目组的田野工作,已经持续了7年。7年中,项目组领队丛德新与同事在阿敦乔鲁考古工地上摸爬滚打,闯过了一道道难关,体验了考古工作的各种甘苦。对于他们,阿敦乔鲁的7年时光是考古生涯中无法忘怀的闪光片段。正是从阿敦乔鲁出土的材料出发,他们逐渐在国...
伊吾县发掘出土12座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墓葬
相关描述: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强带领的考古工作队,近日在哈密市伊吾县境内考古发掘出土了12座墓葬,年代为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   11月15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这些墓葬位于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大白杨沟村,其中4座墓葬是竖穴土坑墓,出土了陶器残片、海贝等,考古工作人员根据其...
“考古现场出土遗存提取保护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召开
相关描述:  2017年11月14日至11月16日, “考古现场出土遗存提取保护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会议中心召开。   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尼勒克考古发现新疆最早墓葬 距今约4900年
相关描述:  新疆网讯(记者白帆)近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高速公路项目抢救性考古发掘结束,考古人员发现新疆境内最早墓葬距今约4900年。   昨日(11月20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阮秋荣说,5月5日-7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沿...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