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2秒
所有结果7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专稿 | 尼诺·米廖礼中国首展:摄影边界的无限探索和摄影本体的诗性宣言
相关描述:意大利摄影大师尼诺·米廖礼“摄影是一种叙事方式,讲述者不仅仅是记录者,更是一个拥有情感、思想、个性和激情的人。这些特性必然会在他选择表现和解读的场景与现实中得以体现。”——尼诺·米廖礼国际影像界的炼金术士尼诺·米廖礼(Nino Migliori,1926年出生)是意大利战后最具创新性和影响...
雅昌专稿 | 影像时代需慎思
相关描述:撰文 | 邹萍“生活不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外在的现实表面,而是那个形式从未抵达过的纠结着的、涌动着的、破碎的中心”。——安东尼-阿尔托如今,影像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着信息传播的C位。近两百年间,摄影术从最初的曝光糊片,演变至今日掏出手机随便一拍就分毫毕现,技术迭变加上设备更新,让陷在其中...
对话Luna|摄影艺术,要真诚耐看
相关描述:摄影艺术家Lingxue (Luna) Hao摄影是真正的艺术吗?摄影艺术家Lingxue (Luna) Hao对于这个问题似乎从未产生过怀疑。北京电影学院完成了商业摄影学士学位之后,她选择在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继续深造并获得了摄影学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她创作了系列作品《Moon Phas...
人工智能时代的摄影艺术谁在拍?看哪里?留下些什么?
相关描述: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更新着自己对传统艺术的探索方式,一场由机械、医学、化学等多个学科共同参与的《人工智能时代摄影图像的空间转换》摄影展,目前正在天津美术馆展出。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影展集合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的作品,试图与公众完成一场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美学对话──未来摄影艺...
风景摄影作为理解文化的途径
相关描述:​  一直以来,我对于中国风景摄影实践的关注显得不够。原因无它,只是因为个人对于自然景观较少能够产生共鸣。作为城市(也是文化)的对立项的自然,如何能够成为观看世界的一个透镜或视窗,成为思考现实的一个契机,有赖于摄影家个人的作为。而这也是我判断风景摄影的一个标准与立场。当然,是不是愿意将风景...
【雅昌专稿】新科技媒介介入后,人工智能时代摄影该何为?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当下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展览或者科技艺术展览、沉浸式艺术展览频繁举办,VR、AI、生物学、物理学等等这些通常很难与纯艺术联系上的技术和学科也在不断的跨越到艺术领域,对于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新技术的运用就意味着是未来艺术或者艺术的未来的吗?在各种新名词和视觉刺激的后面,究...
中国艺术家傅文俊接受阿联酋《海湾时报》专访
相关描述:  2018年4月中国艺术家傅文俊受邀参加“世界艺术迪拜”艺术博览会,展出了他的数绘摄影作品。阿联酋历史最悠久、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日报《海湾时报》(Khaleej Times)“都市时代”板块2018年4月19日整版刊登了对中国艺术家傅文俊的专访,报道题为《艺术来自生活》。     ...
傅文俊数绘摄影作品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展出
相关描述:   傅文俊参展证书   8月11日-14日“2017年俄罗斯联邦世界杰出艺术展暨中国艺术家国际巡展”在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俄罗斯美术教育最高学府位于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研究博物馆举行。傅文俊受邀参展,并展出了运用中国传统装裱技术呈现的数绘摄影作品《昨夜西风》。   傅文俊数...
用摄影介入文化思考——观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相关描述: 唯马首是瞻(金属相纸) 140×175厘米 2014—2015年 傅文俊   3月9日,由重庆市文联主办的“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艺术家傅文俊近年来创作的5个系列的57件作品。傅文俊擅长在作品中巧妙地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方经典艺术,开拓出东西合璧、文化多元的...
有无之间:范西与图像世界的去图像化(上)
相关描述:  在《明室:摄影纵横谈》(1979)中,罗兰·巴特给出了他对当代摄影的批判性结论:在这个作为图像的当代世界,图像将世界表面化,放大了欲望。摄影作为一门图像技术,只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写实主义,一条是呼唤情感。(巴特,2010,第184-187页)作为照片的图像固然从一开始便具有其证实的属性...
傅文俊:中国摄影是时候突破大众对摄影的传统认知了
相关描述:  19世纪摄影术诞生初期,其技术不尽成熟,但其先天特质已展现出拥有两千多年发展历史的绘画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能够精确客观地记录自然形象、拍摄制作时间比传统画作绘制更为快速。这样的优势对传统的、以再现自然为目的的绘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绘画界一片恐慌。从此以后的一百余年各种绘画流派粉墨登场,画...
摄影节:一种狂欢的图式
相关描述:   摄影节已经是明日黄花?   1978年举办的“四·五”影展,向当时的观众传递出了不同以往的画面信息:真实、自由,甚至是对抗。随着“四月影会”的成立和“自然、社会、人”摄影展览的举办,摄影的社会学价值逐渐浮出水面—作为话语工具的它开始自觉地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工具使用者开始以记录者...
道听图说|摄影,简单的几件事
相关描述:  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么多自拍杆和满场的手机摄影,摄影俨然就和那场狂欢一样,成了每个人的娱乐,每个人的成果,每个人的展示。   当手机的摄影像素已经超越一般的数码相机,镜头开始标上了某个著名品牌,摄影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摄影似乎不仅作为一种社会的功能性工具变得大众化,它潜藏着的艺...
上海1933当代艺术空间双人项目
相关描述:  坐落在上海最奇特的老建筑虹口区1933老场坊内的1933当代艺术空间,6月30日同期开幕了两位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家个展:邵文欢的个展“膜:再造‘真的非真实’的一种方法”和扎娜·美露珮(Zane Mellupe)的个展“熵:递交N种可能性的一份申请”。   两位艺术家从表面上看貌似没有...
“闪光/30”——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30周年教学文献展12月1日开幕
相关描述:     “闪光/30—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30周年教学文献展”,将于2015年12月1日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摄影系从1985年建系伊始,转眼已经三十年了,摄影系这三十的成长历程,和摄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几乎同步进行,共同经历了无数的成长和转变。 在摄影系建系30周年之际,摄影...
历史的摄影与摄影的历史
相关描述:  再现的审美情趣到摄影的出现,图像呈现的人类感官经验已经在当下社会繁复泛滥的视觉世界中麻木。对于当下社会的快捷的图像生产模式,传播迅速与视觉消费的疲劳,手工的摄影作品的展览呈现其实是对原始的一种复归,而一次展览希望解决的问题必将是有针对性的,这种针对是有地域性和方向性的。而《显影:国际手...
刘雅菁:从风景解构到摄影重构 文化记忆在中国当代摄影中的新探索
相关描述:  提目:《从风景解构到摄影重构:文化记忆在中国当代摄影中的新探索》   姓名:刘雅菁   研究方向:当代摄影风景美学、文化记忆及方法论探究   一、研究及立论依据   要包括 : 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项目的研究意义、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传统的瞬间激活
相关描述:  唐陵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经悬浮了1300年,既往无数的观者看到了其种种幻象的存在,而摄影师张辉则让受众看到的是其蓝色血液的瞬间凝固,这就是超现实的当代观念类组照作品《影像关中帝陵————蓝调唐陵》。   “任何人面对一件艺术作品,不论是从审美的角度对它进行再创造,还是从理性上对它进行研...
火炎的“景观摄影”
相关描述:  作品名称:新桂林山水  火炎/摄   近年摄影界盛行批风光,批沙龙,批画意,但恰恰相反的是,在当代影像艺术创作里出现了一个趋势——景观摄影。   据说“景观摄影”的鼻祖是德国的贝歇夫妇(Becher Couples),他们的照片被认为是新客观主义的摄影,是观念艺术。他们的“景观摄...
为什么老照片比当代摄影行情要好?
相关描述:   尽管PHOTO SHANGHAI(上海影像艺术展)按下了“快门”——作为国内首个摄影博览会,于9月9日落下帷幕,迎来了25000名观众。但它所期待定格的瞬间,最初一定不是这样的:大批手持相机或手机的观众,在这些“可收藏的艺术品”前,咔嚓一下,把它“收藏”了。   “中国人对于影像...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