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32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潘鲁生:年画在春节文化中的辨识度
相关描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中提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命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些国家文化战略层面的论断,进一步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有力抓手
相关描述:  编者按:2024年11月15日,2023“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10位年度人物及20位提名人物或是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或是致力于非遗推广与教育的文化工作者,或是为非遗事业默默奉献的管理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非遗传承的动人篇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贡献...
田野调查 | 蛇年新春潘鲁生在广东梅州调研
相关描述:  2025年2月7日至12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一行到梅州市兴宁、大埔、丰顺就客家民间年俗、民间手工艺、传统村落保护等开展田野调研。梅州市及相关县(市)领导、市县文联及民协等陪同调研。  潘鲁生一行先后参加了兴宁市水口官岭村老黄屋“上灯”仪式活动、大埔“刘氏祭春”祭祖仪式...
总销量超1000万册,冯骥才《俗世奇人》出了精装珍藏本
相关描述: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系列自本世纪初风靡至今,以其传奇色彩、鲜活人物与浓郁津味文化,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学经典。继2022年《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上、下)出版后,2025年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度推出《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新增)。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宁波,中国当代作...
非遗春节元年 长沙博物馆春节假期接待观众超6万人
相关描述:2025年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8天长假点燃群众出游热情,“年味游”成为新趋势。长沙博物馆推出“寻长沙——文博风物艺术幻境”沉浸式舞台剧、启动“灵蛇献瑞”生肖文物新春大展、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年...
雅昌现场 | 闹红火!博物馆里过大年 民俗展演精彩纷呈
相关描述:活动现场为庆祝列入人类非遗的首个春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同举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在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拉开帷幕。活动汇聚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广东四地的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广大观众奉上多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民俗展演。活动现...
联合国教科文《信使》|冯骥才:春节列入人类非遗意义非凡
相关描述:  今年的春节非比往常,因为不久前“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此,春节也成为全世界共享的文化的节日。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杂志《信使》之邀,冯骥才先生特地撰写了下面这篇文章。本文也收录进了他的新书《过年书》,特在此分享给您。...
人民日报 | 潘鲁生:中国年,世界节
相关描述:日前,春节申遗成功,作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现了从“中国年”到“世界节”的传播和认同,反映了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影响,也意味着中国文化将进一步成为友好交流、亲密协作的重要纽带。可以说,节日是集中展现一个民族精...
雅昌快讯 | 西安博物院“灵蛇献瑞”双展齐开(含视频)
相关描述:​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多年来,西安博物院积极践行“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指示,在文化遗产...
“艺”起过大年 北京时代美术馆有别样惊喜等着你
相关描述:春节怎么玩?厌倦了传统玩法,不妨来北京时代美术馆体验新年新趣味。春节期间不仅双展齐开,更有持续22天的特别活动,从1月22日北方小年至2月12日元宵节,天天有惊喜,天天有好礼,入馆即可享受福利,品妙事、抽好运、赢好礼,让你的春节“蛇”彩分呈!北京时代美术馆 “蛇蛇出动 活动连年”北京时代美...
来湘江新区城市馆找年味儿!左汉中年画收藏与创作展开幕
相关描述:1月17日,“巳巳如意 年画好兆头——左汉中年画收藏与创作展”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开幕,以“非遗木版年画”为主轴,展出99幅由中国民间美术研究学者、艺术家左汉中所收藏、创作的新老年画及年画主题艺术实验作品,并用福起、敬福、忆福、赐福四个篇章将年画的历史脉络、时代特征、地域代表与创新衍生进行...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5年展览计划
相关描述:“水载文澜:大运塔公共艺术展”以艺术为引领,旨在丰富登临的体验,让观众沉浸式地触摸历史脉络,抒发古今之思。展览着眼于大运塔的纵向空间,以艺术作品联动观展的路径,邀请艺术家们以今人的视角解读运河文化,用当下的艺术语言建立公众与大运塔时代性的链接。展览包含四个版块,邀请多位当代著名艺术家,作品...
潘鲁生:保护人类遗产就是传续文化的种子
相关描述:​近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羌年”及“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
雅昌专稿 |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
相关描述:  据新华社快讯报道,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著名作家冯骥才教授2001年组织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
春节申遗成功!光明网独家专访潘鲁生:申遗成功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相关描述: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申遗成功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光明网记者独家专访中国文...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不立文字
相关描述: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
重磅新作,冯骥才《非遗学原理》亮相天津大学
相关描述:《非遗学原理》 冯骥才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9月9月14日下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举办的2024级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仪式上,13名新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入学礼物——冯骥才先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非遗学原理》。这部非遗学科建设...
“庭前春早—贾广健师生中国画作品展”在贾广健艺术院开幕
相关描述:2024年2月24日,“2024 第六届庭前春早—贾广健师生中国画作品展”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贾广健艺术院隆重开幕。此次展览汇聚了贾广健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工作室与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百余名历届学生最新创作的精品之作。是一次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到人民中去,用高品位的艺术作品服务基层民众的文化惠...
潘鲁生:调研湛江年例的启示
相关描述:  按语:  元宵节期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湛江市委宣传部、湛江市文联主办,湛江市民协、吴川市委宣传部、吴川市文联承办的“我们的节日•2024广东湛江年例民俗调研交流活动”,邀请民俗学专家走进湛江调研,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出谋划策。中国文联党组...
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生活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节日
相关描述:93岁的敦煌艺术和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专家常沙娜首次亲手为春晚设计《年锦图》 来源:央视新闻来源:人民日报 冯骥才在中国人过的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具生活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节日。因而,过春节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中国是农耕古国。农耕生产依从着大自然节律,即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而生活的规律又...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