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5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美育中国|化建国的系列作品《纹面》
相关描述:化建国Hua  Jianguo纹面,是我们人类早期面部纹饰的装饰习俗,具有图腾崇拜、恐吓野兽和防外族抢掠等多重意义。画室的角落放着几个石膏像,上面已有了许多的灰尘,那是小棉袄初学素描用过的。2023年10月的某天,我拿起工具把它们纹了面。刻下的每根线条与符号,都蕴含着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表...
现场 | 糖舍AURUA社神祭 黄锐《蛇年火神》
相关描述:燃烧中的装置作品《蛇年火神》 摄影:平深  序  穿越绵延起伏的喀斯特峰林,抵达漓江之畔,人们远眺着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它映射出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串联了人们以心灵之愿与天地的对话,描绘着岁月的更迭,也承载了春节这一传统节庆凝聚的历史意义。这场燃烧仪式带领我们迎接“巳时新岁”,同...
新春特辑 | 2025 博物馆里过大年!(华东)
相关描述:​春节假期,还在纠结去哪儿玩吗?各大博物馆早已准备好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览和活动,就等你前来打卡!在这里,你既能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聆听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参与热闹的传统新年活动,与家人朋友一起收获满满的欢乐与温馨。这个春节,来博物馆里过大年,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年文...
2025乙巳新象·蛇年大吉——画家陈一文
相关描述:陈一文老师与傩戏演员的合影【艺术简历】陈一文,号颍川堂者,1945年10月生,江西赣州客家人。先后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江西大学中文系,198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班深造。江西画院专业画家,历任创作部主任、常务副院长多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1...
雅昌专稿 | 苏德格日勒:从古老的鹿石图腾柱 探寻艺术的精神性
相关描述:文 | 王丽静在遥远的蒙古国,一块块古老且神秘的鹿石图腾柱记录着生命的轮回,见证了时间的流转。苏德格日勒,这位来自蒙古国乌兰巴托的艺术家,正用她的画笔,讲述着关于生命轮回的永恒故事。她的心中,有着对蒙古国鹿石图腾的无限敬仰。这些图腾,不仅是她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更是她探索生命真谛的钥匙。近...
雅昌现场 | “轮回”苏德格日勒绘画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幕
相关描述:2024年9月30日下午14点,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主办的“轮回”苏德格日勒绘画作品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多功能厅开幕,展览由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刘巨德担任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周爱民、清华⼤学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乔微微担任策展人。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苏德格日勒是蒙古国乌兰巴托人...
对话 | 袁小楼 “文脉共生”回归自然的路径
相关描述: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倒不是回避死,是更重视“当下”。当下是对时空的本体的认识,在宇宙中并无线性的时间存在,因此当下即是最重要的根本问题…生是实相,见生即见如来。死是生灭相,是幻。所以禅门说“见幻即真真”。孔子并不逃避死亡,恰恰是正视死亡。中国文化讲生生不息,讲君子终日乾乾。对死的关...
郑光旭:中国北方萨满面具艺术研究
相关描述:原文刊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 年第 3 期【摘要】在萨满举行宗教活动的仪式上所用的法器很多,法器上都刻绘有各种神的图案,尤其是神案和抓鼓上,古时候都刻绘有色彩丰富的神灵面具。北方萨满面具起先是一种纯粹精神属性的万能武器,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慢慢演变成娱乐工具...
云起龙骧|中禾拍卖北京春拍“禾箴专场”即将举槌!
相关描述:今年是中国农历龙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龙代表着吉祥、兴旺和力量,蕴含着风调雨顺、五谷 丰登的良好祝愿。龙是华夏儿女心中的神圣图腾,在中华文化和信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人自称 “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在历史中的不断演变,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尔雅·翼》 中记载:“龙者鳞虫之长...
龙腾盛世丨中国绘画名家朱神光新年主题邮品&生肖龙邮票联袂全球首发
相关描述:岁至2024,我们将迎来龙腾虎跃的甲辰年。龙腾盛世岁月新。为更好地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和生肖文化,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基金会、欧洲集邮协会、山水丹青国际艺术中心携手法国、荷兰邮政,在全球首发2024中国甲辰“龙”年邮票的同时,特别为中国绘画名家朱神光发行新年主题邮票;这不仅是对中国和全球华...
陈履生: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龙
相关描述:新石器时代 蟠龙纹陶盘 临汾市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  蟠龙纹陶盘  盘径36.6 底径15 腹深6.2 盘高6.8cm来源:潘鲁生美术馆 (本文原载《新民晚报》2024年2月3日)龙为鳞虫之长,是中华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有着图腾的意义。龙神,是中国最为古老的神,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地位至高...
诗力沉厚 境生象外 ——《端午风雨图》及王奔腾艺术人生
相关描述:撰 文:   陈 敏  教授/博导司马迁曾盛赞屈原精神“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贾列传》行文中转述《楚辞•渔父》一段叩问灵魂的叙事文字,还有屈子感天动地的瑰丽诗篇,已然成为绘画史上不朽的IP文化资源。从明代陈洪绶(1598年-1652年)、现代画家傅抱石(1904年—1965年),到...
6月7日,“琥珀艺术与生活美学论坛”在文博会松岗琥珀分会场隆重举行
相关描述:时代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琥珀文化新纪元正缓缓拉开序幕。  6月7日,2023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松岗琥珀文化产业园分会场“珀壳重生 大有可为”产业发展论坛--琥珀艺术与生活美学论坛在深圳松岗隆重举办。  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消费者”开始重新引领新的消费行为和需求,逐...
李冬丨美在中国丨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亮(一)
相关描述:惠风和畅    67x67cm涛声依旧(之三)    80x210cm天风清怡    50x100cm霞光    90x180cm耀海图    67x130cm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人们无限的感慨和美好的愿景。唐代诗人元稹曾写道“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诗句,意思说见过浩瀚壮阔大海的人,不...
德基美术馆开年新展“年年:动物的能与术”正式启幕
相关描述:新岁伊始,德基美术馆开年首展“年年:动物的能与术”( Nián Nián :The Power and Agency of Animal Forms) 于2023年1月15日正式对外呈现。展览汇集跨国界、跨代际、跨媒介的33位/组国际前沿艺术家的59组/件代表作品,涵盖油画、雕塑、影像、装...
雅昌专稿|“宅兹中国”在上博:从数千年前的一封信讲起
相关描述:“中国”,这个3000年来不断被呼唤,烙印在千百年来每一个中国人基因里的词语,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其上的铭文“宅兹中国”像是写给数千年后十多亿中国人的信,它揭开那埋藏了千年的谜底——中国,3000年前铭刻于方寸之间,深埋地下;3000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960万平方公里...
【2022· 寅虎迎春】 赵根成 作品鉴赏
相关描述:逸品丹青美术院  “虎”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是刚勇威猛、驱凶避邪、镇鬼禳灾、吉祥如意的象征,有关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更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最具特色、最为长久、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虎文化也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民族审美文化的方方面面。...
金虎逐春|晁谷画虎辑选
相关描述:  虎在中国民间一直为吉瑞之兽,其体型雄健,生性凶悍,长啸震天,是勇猛威武的象征。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据考证,中华民族对虎的崇拜,可能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而在十二生肖中虎位居第三,在地支配属“寅”。虎作为“百兽之王”,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至高的权利和气格,另虎与“福”、“富”谐音,所...
现场|携手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春节来上海博物馆看“虎”
相关描述:作为十二生肖之一,人们对于虎的崇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白虎的形象相似,对白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汉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汉朝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
【2022· 寅虎迎春】 李玉民 作品鉴赏
相关描述:  “虎”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是刚勇威猛、驱凶避邪、镇鬼禳灾、吉祥如意的象征,有关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更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最具特色、最为长久、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虎文化也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民族审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中国绘画...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