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秒
所有结果12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从《韭花帖》看书法艺术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关描述:  摘 要  杨凝式作为五代时期的杰出的书法家,在继承晋唐笔法的基础上,开宋代尚意之书风。杨凝式作为“由唐入宋的一大枢纽” ,其传世代表作之一《韭花帖》被杨守敬誉为“三唐之殿” ,此帖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于书法艺术的对立统一中彰显出生命的活力,体现出拙与巧、厚重与灵动的辩证关系。...
大学篆刻教什么?
相关描述: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国高等书法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书法学科体系日趋完备并不断发展壮大。2022年,***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新版学科目录发布,将“美术与书法”并列在艺术门类下招收专业硕士、博士,书法的学科专业层级相应提升,令人鼓舞。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记我兄长般的恩师何家英
相关描述:  我的艺术命运紧紧地与“宁河”这个神奇的地方连在一起。二十年前,我有缘随出生于天津宁河的刘其敏老师学习十年,而在二年前,我又遇到青年时在宁河上山下乡锻炼的何家英老师,神一般的巧合与助力,这让我的艺术基因里增添了几分“北宗”画家作品的苍茫气质。2021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开学典礼后与恩师...
新书推荐 | 张公者主编《书法合体论》(全2册)
相关描述:《书法合体论》(全2册)书影《书法合体论》文集近日已由荣宝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文集由张公者主编。沈鹏为该文集作序。该文集收入了88位专家的96篇文章,约50万字,分上、下两册,近九百页。2020年8月,张公者提出了“书法合化”概念。2021年4月又提出了“书法合体论”观点。引起书法界广泛...
新书推荐 | “通人书法”研究的开山之作: 《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出版
相关描述:沈曾植为清晚期学术通人,其书学理论、书法造诣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一席。2022年为沈氏逝世100周年,王谦著《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从“通人之学”到“通人之书”:沈曾植书法研究》“通人书法”和“寐草”是此书的两个关键词,作品主要创新也由...
雅昌专稿 | 2022央美书法考题:从20个不可连读的汉字说起
相关描述:近期,中央美院2022年复试考题公布之后再次引发讨论,其中,“20个不可连读的汉字”组成的书法专业考题,再次刷新了人们对艺考考题的新认知。2022年中央美院本科书法专业考试复试试题从2015年央美艺考考题之变,到近几年的考题改革,每年央美考题一经发布都会获得高度关注,关于书法专业考题的改革...
论书法的美迹实现--意象对应与具象暗合
相关描述:  陈航  书迹之美体现终在其所传达的生命意义上,或者说书迹始终在追 寻着与生命意义的对应关联。在书迹呈现的具体过程中,以“势”作 为引领,当转化到具体的书迹时,而以“象”作为具体迹化的方式与 手段,即意象对应与具象暗合的双重呈现。  清刘熙载《艺慨·书慨》中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 ...
精品欣赏丨刘士海写意花鸟作品
相关描述:  刘士海,字文真,黑龙江人。士海自幼喜传统文化,尤其喜书画、诗歌、散文,在诸多方面成绩突出,近年来悟大写意之道。2003年入清华大学本部,拜在郭石夫先生门下学习绘画至今,现为郭石夫先生入室弟子。  士海性执着,于绘画、书法、印学近于痴迷,广交名师高友。在郭石夫先生倡导下发起熙社画会。熙社...
刘灿铭 | 谈书法的势
相关描述:代书论中关于势的论述非常多,贯穿于汉代以后书法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可以说,古代书法中包含着势,势存在于书法之中。书法是写字的方法,其本质是写字。但仅仅写字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势加进去,就可以更好解释了。可见势在书法中的重要性。书家在技法成熟后,可能就不太关注势的问题了。关于势的概念,有很多...
抱云堂书院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修读书会人才培养计划开班仪式在南京举行
相关描述:言恭达教授在开班仪式上讲话10月11日上午,“抱云堂书院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修读书会人才培养计划”开班仪式在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勇,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纪增龙,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金卫东;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党支部书记...
提升书法创作水平,必须解决这4个核心笔法!
相关描述:一、迟速与疾涩之关系“决谓牵掣,子知之乎?”曰:“岂不谓为牵为撆,锐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乎。”牵掣,讲的是行笔速度。“迟”与“速”是根据行笔速度做出的区分,行笔速度的快慢与笔毫的顺逆相结合,体现在行笔中就成为“疾、涩”,疾则相对快,涩则相对慢,但疾涩不仅仅是速度上的快慢,...
形式批评与古代书论的现代转化
相关描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命题肇始于1996年在西安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近20年来,虽然文艺理论界的讨论重点与热点命题几经转移,但这一问题却得到长期、普遍的关注。其实,在书法理论界,古代书论也面临着现代转化的问题,这一点虽然重要,但至今尚未受到重视。诚然,书法艺术的进步一方面源自书法创作的提高...
形式批评与古代书论的现代转化
相关描述:“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命题肇始于1996年在西安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近20年来,虽然文艺理论界的讨论重点与热点命题几经转移,但这一问题却得到长期、普遍的关注。其实,在书法理论界,古代书论也面临着现代转化的问题,这一点虽然重要,但至今尚未受到重视。诚然,书法艺术的进步一方面源自书法创作的提高...
笔势是体势构成的基点,谈谈书法的笔势
相关描述:在古代书论中,对“势”常有论及。如蔡邕之《九势》、索靖的《草书势》,以及王羲之的《笔势论十二章》等,都对书法之势作了精辟的论述,并且把“势”摆在了极高的位置。蔡邕就认为凡得其所言之“九势”,则“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但古人之论书势,或是论述书势之重要性,或对各点画之势如何表现进行阐述,...
【书之道】提升书法创作水平,必须解决这4个核心笔法!
相关描述:一、迟速与疾涩之关系“决谓牵掣,子知之乎?”曰:“岂不谓为牵为撆,锐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乎。”牵掣,讲的是行笔速度。“迟”与“速”是根据行笔速度做出的区分,行笔速度的快慢与笔毫的顺逆相结合,体现在行笔中就成为“疾、涩”,疾则相对快,涩则相对慢,但疾涩不仅仅是速度上的快慢,...
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法与绘画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里说的绘画,特指中国画。它们在同一中国大文化背景上起源,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演变,二者除了表现工具(纸、笔、墨、砚)相同以外,它们同属视觉艺术、造型艺术,在笔墨的运行、线条的节奏、意境的创造和生命意识的投注方面都有着相同相近之处。...
古代书论中“取象喻书”的思维方式
相关描述:人类的思维具有超时代、超地域的共性,但同时又有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各个个体的特性,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会自然的反映在他的构思设计、言语表达、行为处事之中, 由此而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方面的不同最典型的体现在中西方民族思维性格的差异。季羡林说:“中西文化之所以有差异, 根源在于思维模式之差...
钱玉清撰文《风格说》
相关描述:本文刊登于《中国书法报》2019年7月30日第30期总第230期略有删减,原文如下风格说钱玉清  “风格”,泛指文艺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风格”一词西方出现得比我国早,我国真正将“风格”一词很有局限性地用于绘画艺术品的品评用语从唐代开始,只是也近现代以来才广泛在美学、...
【雅昌专稿】魏学峰:以书法解读石刻 用当代身份回应传统
相关描述:杜甫草堂他以左手执笔,其书古拙雄放、深秀典雅,是当代文人书风的杰出代表。百岁老书画家孙其峰先生称其“自出手眼”,书法篆刻大家韩天衡先生赞其“与南阜(高凤翰)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就是美术史、美术考古学家、书法家,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前副院长魏学峰。7月12日,“魏学峰的艺术”在成都杜甫草堂...
赵根荣:学不足三者 终不能灵妙 理论与实践关系刍议
相关描述:  现代视觉心理学、艺术心理学、人体工学、运动力学、造型结构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规律,本身和书法艺术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学点这方面知识,可以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开阔眼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吸取前人书论中的精华,给书法实践以指导。  中国书法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