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20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重新理解高居翰的“外来影响”观念
相关描述:按:高居翰认为晚明时期的画风变革与西方艺术的影响有必然关联,这一思路,开启了新的研究范式。海内外艺术史学者对这一“外来影响”理论自然亦有不同层面的批判与讨论。王洪伟的文章通过对高居翰的理论立足点和复杂性的客观分析,试图阐明任何问题都不能以简单的立场去判定,历史研究必须进入文化的具体传统与场...
【艺术号·专栏】陈孝信:“中国画”与“水墨画”问题之管见
相关描述:内容摘要:本文从历史“叙事”的角度,梳理了“中国画”与“水墨画”的“前世今生”,重点阐述了近百年以来,“中国画”与“水墨画”在向现代、当代转型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艺术现象,诸如“现代水墨”“新中国画”“新文人画”“新潮水墨”“实验水墨”“都市水墨”“新水墨”“当代水墨”等,并分析了“水墨之...
周春芽香港个展《凌云一笑》即将开展 又见桃花
相关描述:2018年12月21日,在香港即将举办的周春芽个展《凌云一笑》中,我们又可以见到他的代表作桃花系列。桃花这一主题物象在周春芽的手中已被演绎得“题无剩义”。正如神骏之于韩干,墨梅之于王冕,睡莲之于莫奈,一个物象,一种情景,一个主题,其含义和引申,被一人占断独享,是谓独擅胜场。本次香港个展不仅...
【雅昌专栏】王春辰:中国画往哪边走——从川美回北京的归途中
相关描述:应王林老师之约,来川美参加中国画系的讨论会(2018年12月8日),也是为了他们改组为“四川美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做热身活动。来参加讨论会的有各届毕业生、几任系主任以及在任的教师和退休的老教师们,包括学生们,济济一堂,隆重万分。综合各方发言,结合当下的艺术状态,似乎依然印证着八十年代对中国...
美丽乡村以“美”挂帅
相关描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自2013年提出以来,因契合了时代的脉搏和需求,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阵浪潮。艺术时评人刘昌玉说,美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有作为。美丽乡村与美术都以“美”挂帅,为美术和美术家们的才华施展提供了巨大空间。首先,美术可以指导乡村建设。其次,美术助推挖掘乡村内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
谈六十年代书家现象:现实之维与内在超越
相关描述:现代书法的源与流在现当代中国书法史上,六十年代书家属第四代书家。现代书史上第一代书家,如沈曾植、康有为、吴昌硕、于右任、李瑞清、曾熙等,他们由清代初中期的独尊北碑,转向碑帖兼融,扭转矫正了北碑的独尊与强势,开启了现代书法源流。在他们身上,传统文化积蕴深厚,在书法的道与艺之间充满张力。由此,...
冰雪山水画创始人:填补了传统中国水墨画一千多年来不能直接画雪更不能画冰的空白
相关描述:于志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创作研究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国际传记研究院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中国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一切在于创造的艺术宗旨,以天、地、人的 “三元绘画”为目标 进行 不懈的艺术实践。他创造的冰雪山...
【雅昌专栏】超写意中国个案之(七)——洪耀
相关描述:  两年前,我为洪耀写过一篇题为《“零”的突破》的评论。随着我们交往的加深,认识也在深化,这使我越来越感到,先前写的那篇文章,已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且感到有些观点意犹未尽。于是,就有了写作《再论》的强烈冲动。  所谓“明显不足”主要是对“观念·弹线”原创性的认识不够。众所周知,中国的现、当...
再造山河——20世纪50、60年代“新国画运动”研究展
相关描述:  9月8日-10月7日,“再造山河——20世纪50、60年代‘新国画运动’”研究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四层展厅展出。展览从央美美术馆藏品中,选取揭示了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画革新之路的精品,并梳理了有关中国画变革的讨论文字,展场文字与作品穿插,观众好似在一本历史书中游走,是一场可读可...
新浪推荐艺术家丨周海歌
相关描述:  时代在变,笔墨当随时代。   笔墨本身无所谓新旧,新的是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表现及精神内涵的探索与表达。   中国当代水墨一直徘徊于传统主义和西方化的两极,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中,水墨艺术所具有的语言特性,在当代文化交流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无限发挥的巨大空间。至...
【皮道坚专栏】当代水墨的评判标准
相关描述:  80年代曾参与创办及编辑《美术思潮》,任编委、副主编。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美术馆“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艺术学会(纽约)学术委员。  当代水墨已经热了好多年,到现在也还方兴未艾,人们对水墨热衷,就...
【皮道坚专栏】当代水墨的评判标准
相关描述:   80年代曾参与创办及编辑《美术思潮》,任编委、副主编。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东美术馆“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艺术学会(纽约)学术委员。   当代水墨已经热了好多年,到现在也还方兴未艾,人们对水墨...
向傅中望提问
相关描述:  问:你的作品试图向观众传达一种怎样的经验(观念、体验)?   答:我仍然想回到十年前创作榫卯结构系列作品的初衷:那就是以当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发现当代艺术的基因,创造出一种让观众觉得熟悉而又陌生的艺术形态。   熟悉和陌生,在我看来是一种经验和超经验的过程,一个...
“转换”的智慧与担当
相关描述:  不论在雕塑界还是当代艺术圈里,乃至美术馆界,傅中望都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人物,他对于艺术史的贡献,对于当代艺术的推动,对于公共文化事业的不遗余力,都让我们为之钦佩。他在创作中、工作中所彰显的智慧与担当,他一以贯之的探索求变的创作风格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都让我们为其旺盛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社...
【雅昌专栏】陈孝信:极简中的丰富 我眼中的李华生
相关描述:  去年开年会期间,从顾振清口中得知华生兄罹患癌症,并说最多不过两个月时间,该去看看他。我心里就一直惦记着他。前些日子,杨凯发了一组去他病房探视的图片,当时病情一十分危重。杨凯还对我说:就看他能否挺过这一关了。痛惜的是,华生老兄终于没有挺过这一关!斯人已逝,不胜其悲。   我是17年前(...
水墨性、水墨精神与水墨文化——皮道坚专访
相关描述:  皮道坚   1941 年生于湖北。   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研究生班美术史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   80年代曾参与创办及编辑《美术思潮》,任编委、副主编。1988年被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1992 年调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曾先后任美术系副主任、主任...
从具象、表现、意象中取得真经的艺术家——盛万清
相关描述:  那是2012年夏天的某日,我去北京798艺术园去看画展,当我走到北京798艺术园东街D8号画廊时,突然一面墙上的四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盛地艺术”。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盛地艺术”画廊,当我走进画廊,呈现在我眼前的一幅幅油画作品令我震惊了——  走遍整个798艺术园,我还没有看到这样的画...
中国画何以当代性——从媒介语言到图像表义性的价值转换
相关描述:  “当代中国画”的概念所指较为宽泛,一般认为,就是对“当代的中国画”的简称,而“当代性”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当然,中国画家和批评家经常会不加区分的使用当代中国画的表述,原因在于20世纪以来所确立的绘画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观念,一直被视为“精神现代性”的表征。也就是说,中国画家在这种时...
砚边谈丛
相关描述: 一   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追求现代化的趋势也许不可逆转,但把对现代性的追求变成对西方化的追求,一定是不可取的。   在追求“现代性”、“全球化”的历史情景中,中国画应该有一种自觉意识:对自己的性质、边界、特性、现状和发展的自觉认知。知道自己是什么,不是什么,该怎样,不该...
整形美容与当代艺术·序
相关描述:   作者:韩啸   出版:中国商业出版社 整形美容与当代艺术·序 by 韩啸   早在1890年,法国一位年轻的画家兼批评家莫里斯·德尼就在一篇名为《新传统主义》的文章中写到:“一幅画,在它是一匹战马、一个裸女,或是一则奇闻逸事之前,本质上是一个覆盖了以一定秩序汇集在一起的色彩...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