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2秒
所有结果34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故宫文物修复故事走进深圳盐田
相关描述:  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看到了故宫文物修复师们漫长、繁杂的文物修复过程。2月25日,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钟表修复师王津及书画修复师李筱楼,在深圳市盐田紫禁书院举办了一场文化沙龙,讲述故宫博物院对传统文物的保护与传承。该活动由盐田区委宣传部、盐田紫禁书院联合主办,深圳...
王玉成,隐于民间的“医”画人
相关描述:  古字画装裱修复是一项将古代书画珍品修复还原的技艺,这项有着2000 多年历史的绝技,受其工序繁琐,无法用现代工艺替代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一直依靠着师傅带徒弟的古法传承着。虽然国内像故宫、荣宝斋等机构有着专门的修复队伍,但专业人员的数量与那些散落民间需要保护的书画文物数量相比是远远不够的。...
上海成立专门学院培养“科班”文物修复师
相关描述:  旨在培养“科班出身”文物修复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3月1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揭牌成立。   2016年最火爆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纪东歌、李筱楼等技艺精湛的故宫文物修复师为大众所知。他们平实的慢生活状态打动了无数年轻人。   一堆碎瓷片、一件千疮百孔的古书画,经过名手的...
中国文保窘境令人忧:保护人员年龄老化 后继无人
相关描述:  【新民晚报·新民网】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也是文物大国,然而眼下,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告急!今天(3月1日)上午,中国高校首家本科层次“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记者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办的相关研讨会上获悉,几乎全国所有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古籍、书画修复工作都面临人员数量不足...
专业链对应文化链 “活态”传承非遗
相关描述:  文化的传承源于文化的自觉,文化的自觉是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使命,不仅表现在精神意识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责任的自觉行动。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正是基于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典籍的迫切需要和社会责任,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非遗传承对接职教新路,主动担当,为保护中...
《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角莅临深圳 讲述“文物医院”那些事
相关描述: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的钟表修复师王津及书画修复师李筱楼近日来到位于深圳盐田的紫禁书院,和听众畅聊“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那些事。   宋纪蓉现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院刊》主编、《紫禁城》编委会委员,兼任故宫学院院长、故宫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紫禁城里的文物医生:修复时光碎片
相关描述:  2016年初,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了人们对文物修复的好奇心。日前,故宫文物医院正式揭幕开张,将这股关注热潮延续开来。   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文物修复师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
我在上博修文物 天衣无缝也要“残缺美”
相关描述:  纪录片、电影相继问世,《我在故宫修文物》借独特的“静心”效果,收获大批“故宫粉儿”,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文物修复师的关注。大历史中的小工匠,择一事而终一生,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与一般的上班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他们的双手却可以让残损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让人们跨越时空的...
大英博物馆专家谈中国古书画修复:中西方大不同
相关描述: 大英博物馆高级修复师邱锦仙(右)。(资料图)   中国日报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王恺昊)大英博物馆高级修复师邱锦仙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她经常在修复中国古代绘画时使用传统技术。该博物馆绘画艺术保护部门负责...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综述
相关描述:   11 月22 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会议以“新时期文物保护的理念、任务与方向”为主题,来自国内100 余家文博单位的300 余名专家、学者和代表与会。会议围绕新时期文物保护理念、任务与方向的研究;文物保护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研究...
艺术品修复应该科学和文化并存
相关描述:  在北京的初冬,记者拜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陆宗润主持,位于昌平的修复工作室。我们在约定的时间点刚好在工作室楼下相遇,采访完送别时才知道陆宗润就住在工作室附近,对于他来说,工作与生活呈现出一种有机融合的状态。由于我们约定的时间较早,在参观的过程中,来工作室研习的...
缺少现代方法,古书画鉴定易陷死胡同
相关描述:  “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昨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落幕。三天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十多位研究员和修复师,围绕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修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会人员认为,在沿袭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书画修复技艺的同...
邓锋:作为“司命者”的修复师,困境怎样解?
相关描述:  邓锋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邓锋学习及从事古代书画鉴定与修复10余年,曾组织参与“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修复项目”。他将修复者比作“司命者”,指出现在“司命者有一些很尴尬的困境”,同时谈到传统书画修复理念解读可能存在的歧义。   “我将书画作品比作生命的有机...
与时间赛跑的他们 如何使尘封的古书画容光焕发
相关描述:  今天,随着电影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上映,修复师这一隐藏在文物背后不为人所知的群体,再次被推向大众视野。他们的技艺令人惊叹———与时间赛跑,让一件件稀世珍宝容光焕发、起死回生。他们的专注更令人感佩———于俗世喧嚣中独择一事、终其一生。这一系列纪录片掀开的,毕竟只是文物修复师行当隐...
解开宋元艺术的美学密码
相关描述:  宋元书画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艺术的又一高峰,朝代的更迭与时代的战乱导致宋元时期的传世佳作留存十分稀少。据统计,宋元书画目前的存世量不超过3000幅,绝大部分真迹已经被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流传珍藏于民间私人机构和藏家手中的作品寥若晨星,如吉光片羽般珍稀难见。今起至2017年2月,龙...
陆宗润:科学修复和文化修复应多元并存
相关描述: 陆宗润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   在北京的初冬,记者拜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陆宗润主持,位于昌平的修复工作室。我们在约定的时间点刚好在工作室楼下相遇,采访完送别时才知道陆宗润就住在工作室附近,对于他来说,工作与生活呈现出一种有机融合的...
朱斌峰:中国需要建立文物修复学术体系
相关描述:  作为“80后”藏家,谦牧文化创始人朱斌峰是2016年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的重要推动者。研讨会结束后他就立即要飞往美国筹备相关研究机构,记者在他经过北京时下榻的酒店里如约做了采访。从最早从事收藏开始,朱斌峰近年来基本走遍了欧美收藏中国书画的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在...
缺少现代方法,古书画鉴定易陷死胡同
相关描述:  “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昨天在中国人民大学落幕。三天来,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十多位研究员和修复师,围绕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与修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展开研讨。与会人员认为,在沿袭行之有效的中国传统书画修复技艺的同...
“纸载千秋”特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讲诉中国纸的传统记忆与保护技艺
相关描述:   2016年12月17日,《纸载千秋——传统记忆与保护技艺》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展览分为纸之源流、纸之技艺、纸之保护、纸与生活四个部分。在“纸之源流”中,不仅能看到纸前时代铸镂之金石、刻书之竹帛的气度,也能体会造纸术诞生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纸之技艺”中。 展览现场 ...
人才青黄不接 书画修复遭遇市场困局
相关描述:   作为中国艺术品交易的风向标,书画藏品在市场中举足轻重。在今年的拍卖市场上,书画类的成拍量较去年虽有所下滑,但仍占据着拍卖市场成交额的最大比 例。当下,数以万计的书画艺术品在市场中流通,而与其紧密相关的书画修复行业发展却并不乐观。业内专家指出,当前全国书画修复的从业人员虽多,但具备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