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58秒
所有结果19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现场 | “艮岳”任小林个展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启幕
相关描述:  “艮岳”任小林个展于2025年6月28日在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B、C展厅启幕。继2019年蜂巢北京的个展“模糊的末端”后,此番新展将汇集任小林六年来的精选绘画28件。任小林以融合东方精神与现代感知的居间美学,重构了绘画与世界、个体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思想性与文化深度,...
中意融合艺术对话致敬文艺复兴巨匠 王衍成个展亮相佛罗伦萨
相关描述:在纪念米开朗基罗诞辰550周年之际,一场连接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盛宴,将于2025年6月24日至9月21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学术美术馆(Galleria dell’Accademia)盛大举行。享誉国际的旅法华人艺术家王衍成(Wang Yancheng)将在此次个展中,以18幅大型...
贾鸿君“多模态艺术与后人类契约”个展将启 以AI共生机制探索“艺术的发生”
相关描述:​由策展人赵曌策划、艺术家贾鸿君创作的实验性个展《多模态艺术与后人类契约》(Post-Human Contracts in Multimodal Art Futures)将于2025年6月21日至29日在北京市东城区通透九号院举行。这是一场以“多模态艺术”为核心的感知实践,也是一次面向未来...
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与灵肉幻象
相关描述:作为中国最具国际性的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叶锦添是一个在电影、舞台、当代艺术、多媒体、雕塑、摄影等多元领域持续实验的造梦者——从《卧虎藏龙》打造的江湖舞美场景到北京冬奥领奖服,叶锦添是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获得者,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同样,他也是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两次举办展览的全观...
2025艺术与科技创作者年会来啦!
相关描述:关注“MANA新媒体艺术站”微信公众号报名!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创作者年会邀请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创作者,分享其最新实践,探讨在艺术与科技交汇下的创新路径与前沿思考,全面展现全球艺术与科技领域的创作生态,活动分为主旨分享和展演式分享两大板块。 主旨分享+圆桌对谈 时间:2025.05....
横琴-澳门国际数字艺术博览会艺术沙龙 × MAD TALK | 杨澜与徐冰对谈实录
相关描述:近日,横琴-澳门国际数字艺术博览会 × MADverse摩境数字艺术空间联合举办的首场MAD TALK艺术沙龙在MADverse举行(详情请点击),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和著名艺术家徐冰畅谈当今数字艺术发展趋势、科技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以及文化传承的创新路径等前沿话题。以下为对话现...
雅昌现场 | 刘可个展“瞧, 这”开幕 一个持续涌动的能量宇宙
相关描述:3月30日,刘可个展“瞧,这”在广东当代艺术中心开幕。由冀然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以艺术家的最新创作《瞧,这》及其核心作品《力比多的迭奏》展现了艺术家对能量流动的深度探索与艺术语言的创新建构,以同名文章《力比多的迭奏》为引,揭示了作品中暗藏的能量密码。开幕现场作为心理学名词,力比多(libi...
圆桌论坛:自然与机器的共生 李玉双的绘画与AI数字空间
相关描述:  编者按:艺术、科学、哲学同样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认识论,包括非逻辑的思维,感知、直觉等等方式理解世界。艺术家李玉双走进自然从传统山水精神转换出个人对生命经验的和艺术追求的表达。以独创的“光编码”创作方法论,不断在观察、分析的求证过程中,形成他对世界的“体认”。尤其是在今天AI强大算力的数...
4C Gallery 2025 Q1 展览回顾:《交融界限》在模糊与共鸣中重塑感知
相关描述:文:吕柳萱胡贝 《我们的天空》《我们的天空》是一件以全球视野与个人情感交织而成的装置作品,艺术家胡贝通过参与性艺术的形式,模糊了个体与集体、现实与诗意之间的边界。这件作品不仅是一项技术与媒介的创新实践,更是对人类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作品的核心是天空——一个普遍而又私人化的意象。在这片虚拟的...
雅昌专稿 | 邱志杰:生存之战开启!如何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无人区”?
相关描述: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2024年12月30日,全国高校第一所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在天津美术学院揭牌成立。这一创新之举为艺术家与科学家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天津美术学院人工智能艺术学院的成立,不仅标志着艺术与科技深度...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举办“形象哲学”青年学术工作坊
相关描述:传统艺术史研究通常聚焦于艺术作品,通过将作品主要理解为图像内容元素和形式风格元素的集合,从而主要围绕作品的主题、内容、形式、风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象征而展开。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可携带屏幕的全球性普及,人类文化在当下迎来了全面的形象时代,一种新的形象文化开始渗入政治、经济、宗教以...
雅昌现场 | 大赛启动! “2025 DA SHOW国际数字艺术联想大赛”集结全球创意人才
相关描述:搭建创新数字艺术舞台​集结全球创意人才12月18日,“2025 DA SHOW国际数字艺术联想大赛”在北京观唐艺术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数字艺术大赛正式启动。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晓冬,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首席市场官王传东,北京服装学院数字媒体...
chi K11正在展出|汪天鑫:来自太阳的风
相关描述:汪天鑫WANG TIANXIN来自太阳的风WIND FROM THE SUN--策展人:祝羽捷2024/11/06-2025/02/16 上海chi K11美术馆《太阳*风帆》数字灯光运动装置 2024 ©️汪天鑫工作室汪天鑫个展《来自太阳的风》于上海chi K11美术馆2024年11月0...
“好风相从——刘明波纸本个展”在方圆艺术空间隆重开幕
相关描述:好风相从——刘明波纸本个展主 办 方:方圆美术馆策展人:贾新伟学 术 主 持:张晓凌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东街D10方圆艺术空间展览时间:2024年10月11日—2024年12月9日10月11日下午15:38,“好风相从——刘明波纸本个展”在方圆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
现场 | “意识涌现”人工智能研究小组首展
相关描述:  2024年8月,由陈天禅策划和发起的“人工智能艺术”研究小组推出了他们首次展览——“意识涌现”。展览在北京798艺术区的深澜空间盛大启幕,吸引了众多关注艺术与科技发展的专业人士、艺术家和爱好者。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终身教授陈小文先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唐克扬教授、澜景科技总经理...
古珺姝:在个人经验与集体记忆之间发现隐秘共振
相关描述:“无关速度,无关方向,从破裂到断裂,主体在难以控制的流变多样中成为碎片,并保持移动。一条与自我意识觉醒有关的线正在生成。”与接受过传统训练的艺术家不同,工作生活于伦敦与北京的视觉艺术家,写作者古珺姝总是用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逃逸线”来形容自己的艺术轨迹,从资深电影记者到音乐流媒体平台的内...
触碰数字:技术、文化与身份的交融——黄雪仪(Snow)
相关描述:在当代艺术的舞台上,数字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体验。而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中,黄雪仪(Snow)无疑是一位引人注目的新锐艺术家。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技术运用,更深刻地探讨了数字时代中人类身份、文化传承和社会关系等重要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Snow的艺术世界,解析她...
潘鲁生|建设中华艺术语料库的迫切性
相关描述:  中华艺术语料库建设是构建创作素材,是生成中华艺术风的基础,不能取代艺术创作的本质。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之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设计创意相结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文化艺术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第二,中华...
雅昌现场|“在生成”上海开幕:30余位艺术家呈现科技艺术的无限涌现
相关描述:展览现场增强现实作品 创作者:彭家园WHOM数字艺术团队、肉比特 RoubitStudio2024年5月25日,《在生成》在上海the point空间开幕,此次展览由邢丹担任策展人,邀请30余位艺术家,通过算法、数字影像、AR作品等新技术,带领观众穿梭于现实与虚拟、宇宙与心灵之间,呈现科技...
首届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在上海举办
相关描述:在艺术与科技交汇于山峰的时候,人工智能(AI)也日渐遍布我们的日常。AI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创新性的应用方式,引领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AI在艺术、设计领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让科技与艺术、设计在相互碰撞中激发出无限可能。我们的生产方式正在被重塑,AI时代下的艺术与科技将更强赋能各行各业,...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