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马克·吕布 (1923年-2016年)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 1923年6月24日-2016年8月30日),法国著名摄影师,出生于法国里昂。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中国三...

展开

马克·吕布 (Marc Riboud 1923年6月24日-2016年8月30日),法国著名摄影师,出生于法国里昂。以来自东方的延伸报道而著称。主要作品有:《The Three Banners of China》(中国三面红旗)、《Face of North Vietnam》、《Visions of China》。1957年发表了报道中的第一张图片,从那时起他先后多次访问中国,观察和记录了在中国发生的若干历史事件。 2016年8月30日,法国著名摄影师马克•吕布因病去世,享年93岁。 马克·吕布,1923生于里昂。在他14岁时,他父亲给了他一台柯达相机,从此马克·吕布就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地下反法西斯游击队,反抗法西斯统治。战后,马克·吕布进入位于里昂的EcsleCentrale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并于1948年毕业。但到1951年,他决定放弃他的稳定的工程师工作,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摄影中。最初作为一名自由摄影师,到1952年加入到著名的玛格南图片社。1959年,马克·吕布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的副主席,又于1975年、1976年当选为玛格南欧洲分部主席。 吕布的照片在许多杂志上都有过登载,包括生活、Géo、国家地理、Paris-Match、Stern等。他曾两次获得Overseas Press Club Award,并在巴黎市立近代美术馆、纽约的摄影国际中心(ICP)办过回顾展。 在1937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他用父亲给他的柯达袖珍照相机摄下了他的第一组照片。在战争期间,他参与了韦科尔地区的数次地下战斗。1945年到1948年期间,他攻读工程学并在一家工厂任职。某次一周的短假中,他接触到了里昂文化节,之后,他便放弃了他的工程师工作,投身于摄影事业之中。1953年,他在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了他著名的作品《艾菲尔铁塔的油漆工》,并在结识了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罗伯特·卡帕之后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不久,罗伯特·卡帕让他前往伦敦,去见见那里的姑娘,也学习学习英语。他并没有怎么多学英语,倒是热切地拍了很多照片。1955年,他横越中东和阿富汗地区到达印度,并在当地待了一年从事摄影工作。紧接着,在1957年他前往并第一次长期停留于中国进行摄影。1960年,在为时三个月的苏联摄影旅行之后,他又追随报道了阿尔及利亚及西非地区的独立运动。1968年至1969年期间,他是获得准许进入南越和北越拍摄的少数摄影师之一。1976年,他当选为玛格南图片社主席,而在三年后他便辞去了职位。自20世纪80年代后,他循着自己的节奏,四处游历。马克·吕布发表了很多摄影作品集,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贝尔·拉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三面红旗》、德诺埃出版社出版的《日记》、阿尔多/双日出版社出版的《天都黄山》、法国国家印刷局/泰晤士与赫德逊出版社出版的《吴哥,佛教中的宁静》、纳唐/哈利·N·阿布拉姆斯出版社出版的《马克·吕布在中国》……2004年,巴黎欧洲摄影博物馆举办了他的个人回顾展,参观人数多达十万。众多欧洲、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博物馆定期展览他的作品。他获得过许多奖项,其中包括两次海外新闻俱乐部奖、终身成就奖、路茜摄影奖和国际摄影中心无限奖。

收起

相关展览

合作画廊